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3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7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 毫秒
451.
当今知识生产力时代,区域知识资本优势是形成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和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以合肥为中心的安徽省会经济圈,在培育以知识资本优势为主体的区域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应当与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战略相结合,构建“五纵一横”的区域知识创新网络,将合肥突出的科教优势转化为区域知识资本优势,以知识资本化为主导推进人力资本战略管理。  相似文献   
452.
陈治光 《科技潮》2004,(7):9-11
目前,环渤海经济圈已经成为继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之后中国经济的第三个增长极。2.004年5月21日,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山西、内蒙古的政府领导齐聚人民大会堂,参加了“环渤海经济圈合作与发展高层论坛”。这次论坛是由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主办的,环渤海5省(区)2市的省、市长、国家发改委领导、外国专家及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分别做了主题报告。本次论坛突破了狭义的环渤海经济圈3省2市的范畴,在更高层面、更宽领域搭建起区域经济协作交流的平台。尽管“环渤海经济圈”是近两年学术界广泛讨论的热点问题,但相关省(区)市在政府层面上举行专门的研讨会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453.
从经济结构、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发展要素、协调程度、发展机制等方面,对“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和“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经济发展的整体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当前理论界一致唱衰“珠三角”、看好“长三角”的观点作了反驳,指出“珠三角”的前景更加光明。  相似文献   
454.
朱文静  刘耀庭 《科技信息》2011,(21):I0134-I0134,I0420
2009年,长株潭城市经济圈获国务院批准成立,长株潭经济圈成为了中部的又一亮点,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长株潭经济圈中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开展为研究对象,从高校体育舞蹈的师资、学生、场地、教材等方面探究长株潭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的影响因素,并针对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促进体育舞蹈在长株潭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55.
针对我国服务外包行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长三角的地区特征,对该地区发展服务外包的比较性优势进行分析;同时借助国外发展服务外包的成功经验并考虑上述优势对该地区发展服务外包的策略进行了全面论证,以期为推进该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健康、高速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56.
长三角的近邻安徽省一直秉承的东进,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战略。在经历了一个由招商引资带动的经济发展高潮之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下一步战略的关键。本文从信息力建设的角度,为此论证发展信息力对于安徽乃至其它地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57.
陈昕  陈涛 《科技与经济》2011,24(4):58-62
选取长三角两省一市1990—2009年共20年的统计数据,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索洛"余值法"来测定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率,结果显示长三角中江苏省经济增长质量较好,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型,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为并重型增长模式,上海还是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江苏和浙江经济发展的首要力量。从技术进步对经济贡献率的趋势来看,两省一市的技术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先增长后下降。  相似文献   
458.
在利用泛长三角五省市2002-2009年面板数据基础上,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得出泛长三角地区自主创新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和差异情况,再结合地区内创新发展的实际,提出泛长三角及其内部不同区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59.
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为研究对象,利用2013—2019年Landsat 8遥感影像,基于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定量分析研究区生态环境特征,并结合气候数据和统计数据对研究区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2013—2019年先行启动区RSEI均值为0.71,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较好;将结果分为差、较差、一般、良、优5个等级,优良区域面积平均超过60%,而一般区域面积平均占比约25%,差和较差区域平均占比约15%,生态环境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RSEI在空间上呈南高北低分布,时间上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导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下降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植被覆盖率和湿度的下降,2019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这与区域水系面积不断提高和植被覆盖总面积增加带来的生态效应直接相关.从整体上来看,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坏区域减少,好转趋势明显,为区域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60.
基于价值量、热点分析、最小累计阻力(MCR)模型和距离衰减等多种方法和模型,量化分析长三角城市群2010年和2018 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揭示其供需盈亏关系;根据整体供需空间格局,确定生态源地到生态需求地的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转路径与价值流转量.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2010年和2018年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变化微小,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显著增长;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呈南高北低的分布形态,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呈东高西低的分布形态;供需盈余区主要分布于皖南山地丘陵,供需赤字区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城市的主城区;研究年份内,供需平衡区面积减少,供需失衡区面积增加,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变化导致供需空间异质性增强;将生态源地与生态需求地之间的重要生态廊道作为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转路径,2010年和2018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流转总量分别为127.1,272.6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