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0篇
丛书文集   69篇
教育与普及   27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3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用荧光熄灭法研究了1-(3-甲氧基水杨醛缩氨基)8-羟基-3,6-萘二磺酸钠(MSHND)-Cr(VI)体系的测定方法及条件,在pH=4.00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体系中,检测限为0.7ng/10mL,线性范围为3.0~20.0nm/10mL。本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简单快速,用于测定地表水中痕量Cr(VI)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2.
CuCr真空触头材料的抗熔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不同CuCr触头合金的基体强度和熔焊焊缝强度,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其断口形貌,从而分析CuCr合金中脆性碳化物相对其抗熔焊性能的影响,讨论了碳化物相引入后CuCr合金的抗熔焊机理,同时还讨论了碳化物相对CuCr合金耐电压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采用隔膜电解法处理鞍山自行车厂含铬废水。结果表明,此法具有设备简单、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等优点。其最佳工艺条件是:电流密度 0.078A/cm~2,温度 60℃,时间5h。在电解过程中,析氯的电流效率随电解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恰与溶液中氯离子含量相对应,若用40%复活液与原液混合电镀,可得到完全合格的产品。  相似文献   
74.
嗜铬细胞瘤并发妊娠1例报告冯和瑞,陆清(海南医学院附院妇产科.海口570102)关键词嗜铬细胞瘤;妊娠;并发症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14.25嗜铬细胞瘤并发妊娠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妊娠并发症.国内外报道不多,国内1963年上海的梁蒲芳等首先报道t‘l,至...  相似文献   
75.
探讨利用恒温超塑焊接代替真空扩散焊接实现W80Cu20/QCr0.5-0.2-0.1复合结构电触头焊接加工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在预压应力56.6MPa、焊接温度800~830℃、保温30min、初始应变速率1.5×10-2min-1的条件下,经5~7min的压接,接头抗拉强度(最高达190.8MPa)均高于真空扩散焊,并且无需真空或保护气氛,焊接温度较低,效率较高,在复合结构电触头的焊接加工中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6.
采用沉淀法制得球形单分散Bi2O3纳米粒子;通过共沉淀法制备球形单分散Bi2O3/Cu-O-Cr核壳结构复合纳米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能谱分析和红外光谱等技术表征所合成材料的成分组成、晶体结构、微现形貌以及颗粒尺寸,并对Bi2Oa/Cu-O-Cr核壳结构的复合纳米粒子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包覆前先对Bi2O3粒子进行表面铵离子(NH4^+)功能化是形成均匀核壳纳米结构的关键;铜铬包覆层以氨配合物的形式包在Bi2O3粒子表面,形成棱壳结构的复合粒子,复合粒子的平均粒度为78nm.核厚为60nm.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金属铬与酵母细胞的结合方式。方法利用红外光谱法对啤酒酵母生物富集金属铬前、后蛋白质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得到生物富集金属铬前、后的IR谱图。发现酰胺Ⅰ带的吸收峰发生位移,从1 657.78 cm移动至1 646.02 cm,且峰形发生变化。结论蛋白质肽链上的羰基氧与铬形成配位键。  相似文献   
78.
研究不同浓度甘氨酸对电沉积铁铬合金过程的影响,分析了甘氨酸在电沉积过程中的作用.加入甘氨酸后,可得到优良的镀层,而不含甘氨酸时,镀层中夹杂铬的化合物,造成镀层质量低劣.甘氨酸浓度为0.4~0.8 mol·L-1时,镀层中铬含量较稳定.甘氨酸的加入使得阴极极化增加,电位负移.在此镀液中,甘氨酸与Fe(Ⅱ)络合,使其析出电位负移,达到铁铬共沉积的目的.  相似文献   
79.
针对三价铬镀铬的镀液不稳定的问题,主要讨论Cu2 、Ni2 等金属离子对镀液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80.
以8-羟基喹啉、磺原酸钾、十六烷基三甲基苄基溴化铵、磷酸三丁酯和柠檬酸为浸取添加剂,考察了添加剂用量、浸取时间、浸取温度和酸矿比等对铬离子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0.8%磺原酸钾做添加剂,在固液比为1∶4(g/mL),酸矿比为0.3∶1(mL/g),浸取温度为60 ℃下浸取90 min,Cr6+离子浸出率为38.11%,是加热浸取法的1.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