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7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5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4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利用熔盐法合成了聚三嗪亚胺(polytriazineimide,PTI),并用来吸附水中的U(VI)。在常温下,PTI对的最大饱和吸附量达到了135.5 mg/g,与g-C3N4相比,是g-C3N4饱和吸附量的54.2倍。通过对动力学与吸附等温线模型的探究,发现PTI对U(VI)的吸附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说明PTI吸附U(VI)属于物理吸附。同时,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能更好地拟合PTI对U(VI)的吸附过程,说明U(VI)在PTI上属于单层吸附。通过对吸附后的材料进行XPS表征,发现在吸附后的价态没有改变,仍为U(VI)。  相似文献   
52.
评估了由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和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组成的混合菌群在柱式反应器中浸出某复杂矿的硫强化作用及其可行性。在77 d细菌柱浸过程中,硫强化(8 g/kg)后,的浸出率达到了约83.61%,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10%。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矿渣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硫强化后的矿渣表面有细菌侵蚀的痕迹且孔隙度增大。细菌群落分析表明,硫强化后浸出液中的优势种群从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转变为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且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在下层矿石表面占比从强化前的4.3%增加到了40.74%,和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保持了较好的平衡。此外,动力学分析表明,矿细菌柱浸动力学模型更遵循了通过中间产物层控制的内部扩散模式,且硫强化能够增强的浸出动力学。最后,建立了一个与细菌群落和化学反应相关联的硫强化生物浸的机制模型。  相似文献   
53.
Based on the mass distribution data up to 200 MeV measured by Zoner with kinetic energy method (corrected), the systematics on dependence of chain yield on incident neutron energy for each mass number A with a linear and quadric function was studied. And also the systematics of mass distribution on mass A and incident neutron energy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5 (or 3 ) Gaussian model. A code of nonlinear squared least method was developed and the parameters were deduced by fitting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calculated results with the parameters obtained could reproduce the experimental data used well. But comparisons with the data measured by radiochemistry method show some systematical difference. It is shown that there is some systema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easured data with kinetic and radioactive nuclide methods, the masons of which need to be investigate further.  相似文献   
54.
苦与乐     
某一国际组织向很多国家的儿童调查他们心目中的科学家的形象,调查结果是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我看了这些绘画,科学家们各个表情严肃,不苟言笑,或戴眼镜或留胡须,似乎都在苦思冥想。那么科学家还会不会乐呢?  相似文献   
55.
赵云龙 《科学通报》1989,34(21):1622-1622
一、引言 裂变径迹技术测定年代必须使用准确的中子积分通量和~(235)U的中子有效裂变截面,通常是采用Au和Co活化监示器或用标准剂量玻璃的B值(φ=B_(ρd),φ为照射的中子积分通量,ρd为中子照射后标准剂量玻璃的诱发裂变径迹密度)测定中子通量,一般这些方法测定的中子积分通量不能代表与~(235)U反应的实际通量,有时测定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别是不  相似文献   
56.
57.
1975年,第十五届国际计量大会将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命名为贝克勒尔,简称贝克,符号Bq,以纪念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现象。贝克勒尔(Antoine Henri Becquerel,1852~1908)出生于法国。1872年就读巴黎理工大学,后在公路桥梁学校毕业,获工程师职位。1878年在巴黎自然博物馆任物理学教授,1895年任理工大学教授。贝克勒尔是法国科学院院士,擅长于荧光和磷光的研究。由于研究荧光现象而发现的放射性,1903年因此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58.
零价铁去除含铀废水中的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序批实验,研究了零价铁(ZVI)对合废水中的去除效果,考察了零价铁投加量、U初始浓度、溶液pH、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ZVI对含废水中的U(Ⅵ)有较好的去除效果,零价铁的投加量、溶液的pH和U(Ⅵ)的初始浓度对的去除率影响较大,投加量为0.05g·(50mL)^-1,pH=4时U(Ⅵ)的去除效率最佳,能达到98.5%,而温度对其影响则相对较小.SEM和XRD对零价铁表征表明在反应过程中发生了铁表面的腐蚀以及新的晶体的形成,零价铁处理含废水的主要机制可能为UO2^2+的还原沉淀.  相似文献   
59.
洪海沟地区位于伊犁盆地南缘,中侏罗统头屯河组是该区砂岩型矿的主要含矿层位,具有良好的产前景。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钻孔取样、显微镜下观察、扫描电镜和α径迹蚀刻等方法,对该地区砂岩的岩石学特征、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分析成岩作用对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目的层砂岩具有近物源的特点,为成矿提供充足物源;成岩矿物有黏土矿物;矿分布于与黄铁矿密切共生;后期氧化流体运移是成矿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
表面活性剂MES能促进硫酸对的浸出,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为了进一步探索表面活性剂MES促进浸出的机理,基于液-固多相反应的收缩核模型,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协助硫酸对废渣中浸出的动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添加MES表观反应速率常数比没有添加的大一个数量级,其中,添加MES的反应速率常数在1.235×10~(-6)~2.726×10~(-6)之间,而没有添加MES的在6.789×10~(-7)~9.55×10~(-7)之间,其表观活化能,添加MES的为29.523 k J/mol,不添加的为12.493 k J/mol,在25~45℃的温度范围内,硫酸对的浸出主要受液膜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