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1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5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7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41.
本文根据某地区若干火山岩铀矿床包裹体资料,采用物理化学分析方法计算出610矿田、570矿床、670矿床成矿热液中铀运移形式,认为该区火山岩铀矿床成矿热液中铀主要以[UO2(CO3)34-]、[UO2(CO3)22-]、[UO2F3-]形式运移,并分析其铀沉淀机理.  相似文献   
642.
本文首先概述了云南某尾矿库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根据研究区尾矿坝影响因素特征,从尾矿堆积体的性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地震作用、坝坡形态、人为因素、外界影响因素六个方面展开尾矿堆积坝稳定性分析,其次对该尾矿库治理后与治理前针对相同的钻探孔位置及取样深度作了室内试验对比分析,从而揭示了云南某尾矿坝治理后堆积尾矿力学性质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43.
河元背菱形断块是当前相山铀矿田找矿勘查的重点区带,经过数十年的"攻深找盲",最近新发现l处小型矿床——河元背8号带矿床.为梳理矿床成矿规律,预测有利成矿地段,从地质背景、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等方面对8号带地层、构造、矿体特征以及蚀变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表明,矿床整体受区域性EW向断裂带和NE向、NW向断裂构成的河元背菱...  相似文献   
644.
以废弃物大红枣枣核为原料,KOH为活化剂,采用浓硝酸氧化改性制备枣核活性炭吸附剂.研究了该吸附剂对铀的吸附性能,并通过红外吸收光谱(FT-IR)、比表面积测定(BET)、扫描电镜(SEM)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氧化枣核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活性炭,比表面积为277.261 m2/g,孔体积为0.428 cm3/g,平...  相似文献   
645.
针对尾矿库溃坝风险专家群决策评价中的主观随意性和语言模糊性,以及传统层次分析法采用“点”数据或“刚性”数据构造判断矩阵与实际情况不符等问题,将可拓集合理论以及物元理论与之相结合,并考虑到不同专家对指标重要性赋值结果可能与专家群体综合评判结果间的离异程度较大等客观因素,提出了一种可考虑专家客观权重系数的改进可拓层次分析法,同时利用正态云模型在处理指标随机性和模糊性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构建了一种基于改进EAHP-正态云理论的尾矿库溃坝风险评价方法.实例验证表明,该工程漫顶溃决、渗流破坏和管理因素方面均处于安全状态,失稳溃决方面处于较安全状态,整体上处于安全状态,当属正常库,与工程实际相吻合,该方法可有效提升尾矿库评价指标权重群决策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该工程日后安全监测的重点及除险加固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6.
在分析伊犁盆地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及铀矿形成物质来源的基础上,结合盆地地形、沉积环境、水系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成矿地质规律,分析总结出伊犁盆地南缘砂岩型铀矿成矿与水文地质条件关系。伊犁盆地周边存在长期稳定的蚀源区,源区内存在富铀地质体,源区形成的溪流在流出山区之前汇入较大的沟谷;并沿规模较大的沟谷流出山区,流经出露有深部倾斜砂岩地层的盆缘。同时,由于砂岩的渗透性大,地下水交替强烈,还原容量大,这些水文地质条件共同成为伊南砂岩型铀矿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647.
陈涛  陈鑫  李栋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4):10502-10511
充填采矿法是矿山开采的重要施工方法,探究尾砂胶结充填体回填采空区后的强度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际意义。以铀尾砂胶结充填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砂灰比和围压对胶结充填体力学性能的影响。随后基于三种强度理论,以试验数据为基准,对不同砂灰比铀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砂灰比对尾砂胶结充填体的力学特性有较大的影响;(1)砂灰比为4,围压小于4MPa时,铀尾砂胶结充填体的应力-应变曲线呈应变软化型,砂灰比大于4.铀尾砂胶结充填体的应力-应变曲线呈应变硬化型(2)粘聚力和内摩擦角随着砂灰比的增大而减小,并逐渐趋于平稳。并呈指数下降趋势,(3)Rocker准则公式简单,能精准的预测不同砂灰比条件下铀尾砂胶结充填体的强度。并提出考虑砂灰比的铀尾砂胶结充填体的Rocker强度准则,并验证其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上述研究将为矿山充填开采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48.
应用高精度热电离质谱 (HP TIMS)技术测定了腾冲打鹰山、黑空山和马鞍山第四纪火山岩2 3 0 Th 2 3 8U 2 3 2 Th体系的同位素组成 ,给出了2 3 8U 2 3 0 Th等时线 ,获得了腾冲火山区晚更新世以来 4次喷发年龄 :( 2 2 7± 2 0 ) ,( 79.6± 5 .5 ) ,( 2 1 .9± 3.0 ) ,( 7.5± 1 .0 )ka,年龄测试精度有明显提高 ,这证实了HP TIMS法测定年轻火山岩年龄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同时初步建立了我国测定年轻火山岩HP TIMS铀系法的实验流程 .  相似文献   
649.
为了探明能源基质中Fe/S质量比对铁硫氧化细菌菌群浸铀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了不同Fe/S质量比作用下铁硫氧化细菌菌群浸铀过程中的浸出液变化、钝化层表面特性及微生物群落动态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当Fe/S质量比为5∶0.5、5∶1和5∶5时,铀浸出率均达到90%以上,而在Fe/S质量比为5∶0和5∶10,铀浸出率降低,分别为45.92%和36.96%;添加一定硫粉后(Fe/S质量比为5∶0.5、5∶1和5∶5),可降低体系酸度,降低矿物表面钝化物的产生,增加钝化物的孔隙度,但是添加量过高致使矿石表面形成多硫聚合物而降低A.ferrooxidans的活性,不利于铀的浸出。当Fe/S质量比为5∶0.5、5∶1和5∶5时,浸矿前期A.thiooxidans A01浓度较高,有利于降低体系的pH,创造良好的浸铀条件;在浸矿后期,A.ferrooxidans ATCC 23270浓度逐渐升高,在浸铀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50.
哈达图地区位于二连盆地乌兰察布坳陷中东部,为巴-赛-齐古河谷的一部分,在其砂体中发现大型铀矿床.本区氧化带的形成及空间展布有其明显的特征,其控矿作用亦具有独特性.以钻孔资料为依据,结合岩矿芯样品分析测试,对哈达图地区含矿砂体沉积空间展布、沉积相、氧化带发育特征等方面分析研究,指出该地区赋矿层位下白垩统赛汉组上段中层间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