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1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5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7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621.
以影响尾矿坝稳定性的3个一级评价指标、13个二级评价指标为模糊参数,利用模糊理论,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析尾矿坝稳定性。以我国某铀尾矿库中的3个坝段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不同时期的坝体稳定性,将利用瑞典圆弧形法得出的传统坝坡稳定性计算结果(最小安全系数)与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比照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较为准确可靠,其评价结果对预防溃坝事故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22.
采集了某铀尾矿库区夏季大气颗粒物(TSP、PM2.5),检测分析了颗粒物质量浓度及铀、重金属(Pb、Cd、Cu)含量,结果表明:TSP的质量浓度为53.9μg/m3,PM2.5的质量浓度为28.0μg/m3,TSP与PM2.5的质量浓度的相关系数R=0.832 2;TSP中铀的含量为0.078μg/m3,PM2.5中铀的含量为0.025 6μg/m3;TSP中Pb、Cd、Cu的含量分别为0.111 2μg/m3、0.014 9μg/m3、0.179 7μg/m3,PM2.5中Pb、Cd、Cu的含量分别为0.063 9μg/m3、0.007 4μg/m3、0.038 1μg/m3;TSP中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Cu>Pb>Cd,PM2.5中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Pb>Cu>Cd。  相似文献   
623.
江涤  高磊 《科技信息》2011,(20):I0051-I0051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尾矿库环境安全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监管方法、监管措施和建议,为从事尾矿库环境安全监管部门和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4.
横里铜矿大水井尾矿堆积坝的现状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泽勋 《广东科技》2011,20(18):213-214
本文主要通过横里铜矿大水井尾矿库尾矿堆积坝现状分析,指出了治理措施与建议,以便参考。  相似文献   
625.
6月9日至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来到我省调研安全生产工作。他强调,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常抓不懈,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坚定不移地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  相似文献   
626.
基于硫酸盐还原菌(SRB)还原U(Ⅵ)试验设计方案,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在硫酸盐还原菌(SRB)还原U(Ⅵ)试验中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简便,结果客观可靠,为含U(Ⅵ)废水处理试验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27.
为降低铀对环境的影响,研究纳米磁流体对铀(VI)的吸附行为.用沉淀法制备了磁粒径10~20nm的Fe2O2磁流体,考察了该磁磁流体对铀(VI)吸附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纳米磁流体浓度为2.5∥L、温度35~C、pH=3、吸附时间t=30min的条件下,对3×1014mol/L铀的吸附萃取率可达到84.15%.该吸附过程符合假设的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628.
铀同位素是地球和环境等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工具,然而铀同位素极大的丰度差异一直是高精度测试分析的难题.近年来质谱分析仪器公司推出的1013Ω高阻信号放大器显著提高了信噪比,适用于测试低丰度的234U.组合使用1011、1012和1013Ω的高阻信号放大器可实现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ultiple Collector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MC-ICP-MS)的铀同位素静态分析,即用1013Ω高阻放大器的法拉第杯接收234U,1012Ω的法拉第杯接收233U和236U,以及1011Ω的法拉第杯接收235U和238U. MC-ICP-MS静态测试234U/238U和238  相似文献   
629.
为提高水溶液中铀的分离能力,本文采用熔盐电解法制备3R-MoS2纳米片,并用聚吡咯(PPy)对其进行改性,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复合纳米吸附剂(PPy/3R-MoS2)。在700 K温度下,以Mo丝为阴极,C棒为阳极,调节恒电流电位仪电流大小为2 A,对KCl–NaCl–Na2MoO4–KSCN熔盐体系进行恒电流电解1 h。待电解产物冷却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过滤,在60℃下真空干燥2 h,得到3R-MoS2纳米片。将制备的3R-MoS2纳米片(1.0 g)分散在50 mL含PPy(2.34 mL)的去离子水中,加入10 mL(1 mol/L) FeCl3溶液,在10℃下放置24 h。将反应后的样品在5000 r/min下离心20 min,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分散两次后,在70°C下真空干燥2 h,得到PPy/3R-MoS2纳米片。通过批次吸附实验,探究了制备的纳米片在不同pH、反应时间、U(VI)初始浓度和温度条件下对U(VI)的吸附效果,并利用SEM、HRTEM、XRD、FTIR和XPS对其进行表征。在不同实验条件下,与3R-MoS2和聚吡咯(PPy)相比,复合纳米吸附剂(PPy/3R-MoS2)对U(VI)的吸附能力增强。当U(VI)初始浓度为80–100 mg/L时, PPy、3R-MoS2和PPy/3R-MoS2的吸附均达到平衡,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0.9、58.7和200.4 mg/g。XPS和FTIR分析阐明了其吸附机理:1) 带负电的PPy/3R-MoS2纳米片通过静电吸引捕获UO22+);2) 裸露的C,N,Mo,S原子通过配位作用与U(VI)络合;3) 络合物中的Mo将吸附的U(VI)部分还原为U(IV),再生了吸附位点,从而连续吸附U(VI)。具有高吸附容量和化学稳定性的PPy/3R-MoS2复合材料的设计为放射性核素的去除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630.
绿泥石化是白水寨地区重要的成矿期蚀变类型。根据绿泥石的形貌特征,该地区绿泥石主要有4种产出形态:第一类为沿裂隙充填呈脉状分布的绿泥石;第二类是由云母类矿物蚀变而成的绿泥石;第三类是由长石蚀变而来的绿泥石;第四类是与铀矿物紧密共生的绿泥石。主要利用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对绿泥石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绿泥石主要为铁镁绿泥石、蠕绿泥石以及密绿泥石,指示其形成于还原环境,温度范围为172.81~228.49℃,平均为202.08℃,属中-低温热液蚀变;具体形成机制主要有"溶蚀-结晶"和"溶蚀-迁移-结晶"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