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1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5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7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61.
杨冠军 《科技信息》2013,(13):412-412,439
为了研究和查明尾矿库的地质地理环境特征,本文详细勘察通过对地形、地质及水文等要素的测绘、勘探、测试及综合评定等手法,为工程施工提供可行性评价与建设所需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62.
563.
我校孙占学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地下水淡化少试剂地浸采铀研究"荣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孙占学教授研究团队是一支老中青三结合的科技创新团队,具备攻克世界铀矿采冶领域科研难题的实力。该团队是由1950年代留苏的著名老专家李学礼、史维浚教授,1980年代后学成的博士刘金辉、胡宝群、李江、刘亚洁等年轻专家组成,是国家国防科工局科技创新团队。近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核能开发项目资助下,该团队通过三年多大量的室内外试验、模拟计算、综合分析研究等,创造性地开发出了淡化少试剂地浸采铀新工艺。该项研究成果被新疆中核天山铀业公司等单位应用于生产,提高了浸出  相似文献   
564.
程基锦 《科技信息》2012,(31):95-96,110
自1996年以来,我们先后在滇西盈江、陇川、瑞丽盆地开展1:5万砂岩型铀矿综合区调工作。为了探查盆地深部铀矿化信息及隐伏构造位置,开展了α卡聚集器法测量。三年来的野外实地测量表明该方法具有工作方法简单、工作效率高、成本低、灵敏度高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寻找隐伏铀矿化和深部构造信息的方法。  相似文献   
565.
566.
采用浅床法测定了在络合酸的存在下UO^2+2和-/H^+离子在树脂相的互扩散系数-/D。考究了洗脱液的PH值、二元络合酸的种类和碳 的长度对-/D的影响。结果表明,络合酸的存在可显著提高-/D值,其中溴代丁二酸的存在可使-/D值增大3.5倍。  相似文献   
567.
在含抗坏血酸和EDFA的NaAc—HAc缓冲溶液中,用单扫描示波极谱法研究了铀(Ⅳ)—棓酸丙酯络合物的极谱性质并应用于矿石中铀的分析。  相似文献   
568.
高温气冷堆包覆燃料颗粒破损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覆燃料颗粒是高温气冷堆燃料元件的关键组成部分,是阻挡放射性裂变产物释放的主要屏障。包覆燃料颗粒的破损率是一项直接影响高温气冷堆运行安全特性的重要质量监控指标。采用燃烧-硝酸浸取法(在 850 ℃空气中灼烧, 9h; 90 ℃, 7mol/L HNO3, 10h)对包覆燃料颗粒的破损率进行了测试研究。制定了测试流程,给出包覆燃料颗粒的自由铀含量与浸取时间的关系曲线,确定了最佳的试验温度、硝酸浓度和浸取时间等测试条件,并对6组包覆燃料颗粒破损率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69.
经过野外与室内工作,作者首次提出,西秦岭南亚带Au-Cu-U成矿带中的硅岩乃海底喷流作用的产物。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氧和硅同位素特征等为硅岩的海底喷流沉积成因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  相似文献   
5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