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6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8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40篇
教育与普及   143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综合类   333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聚苯胺的掺杂及其导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对甲基苯磺酸(TSA)和磺基水杨酸(SSA)对聚苯胺(PAn)进行了掺杂,研究了在掺杂过程中浓度、温度及时间对聚苯胺电导率的影响,并对掺杂态PAn在空气中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SA和SSA掺杂的PAn在研究的温度范围内电导率均随温度的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62.
报道CeO2掺杂的SnO2基敏感材料的制备及其气体敏感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含5%CeO2和Sio2的SnO2基敏感元件在低温下对CO具有最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此外,对CeO2掺杂的SnO2敏感元件,在合适的CO浓度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自振荡现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3.
以电镍含钴渣为原料,通过酸溶浸出,氧化还原除铜、铁矾除铁及氟化盐除碱土金属工序得到含高镍低钴混合料液;研究了采用2-乙基己基膦酸2-乙基己基酯萃取剂对钴、镍的萃取性能和分离系数的影响;探讨了钴、镍萃合物的电子光谱,并对所得到的固体萃合物的热性质进行测定,说明在不同萃取温度条件下,利用钴、镍萃合物的不同构型,在工艺上能有效地提高钴、镍的分离效率;对负载钴、镍有机相采用洗涤、反萃工艺,可使萃取余液中的钴、镍比达300以上.  相似文献   
64.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在25℃条件下,以NaClO4为支持电解质的水溶液中,Mn(Ⅱ)-PAR,Co(Ⅱ)-PAR显色反应的离子强度效应,考察了当溶液离子强度I=0.21 ̄2.02时,显色化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的变化,得到I=0时热力学摩尔吸光系数。  相似文献   
65.
66.
应用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锌镉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乳化剂OP存在下,把掩蔽法和一阶导数光度法相结合提出了不经分离同时测定锌,镉,钴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7.
烷基苯磺酸掺杂聚苯胺的特征及可溶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烷基苯磺酸(ABSA)为反离子质子酸,研究了大阴离子酸掺杂苯胺(PAn)的过程及其可溶性,表现溶解度和真实溶解度随溶剂和处理温度的变化表明大阴离子酸掺杂的特殊性;受分子链的运动和聚合物边间距影响较大,可溶部分的UV-Vis光谱的结果进一步证实这一结论,FT-IR对PAn和ABSA混合物在氯仿中的可溶物和不可溶物的结构分析表明掺杂过程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对溶解不利,而ABSA中的烷基直链结构对溶解有  相似文献   
68.
RoleofdopingandoxygencontentinsuperconductivityofLa_2CuO_(4+δ)¥LiMing;HuangYuming(SchoolofChemistryandChemicalEngineering,Sout...  相似文献   
69.
合成和表征了3种新型的对苯二甲酸根桥联的双钴(Ⅱ)配合物:[Co2(TPHA)(NO2-phen)4」(CIO4)2·H2O(1),[Co2(TPHA)(tmen)4](CIO4)2(2)和[CO2(TPHA)(tmd)4」(CIO4):(3).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电导和磁性测量等手段推定配合物具有对苯二甲酸根桥联结构,Co(Ⅱ)离子处于畸变的八面体环境.测定了配合物(1)和(2)的变温(4~300K)磁化率,其数值与自旋哈密顿算符h=-2JS1·S2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积分J分别为-2.95cm-1(1)和-1.24cm-1(2),表明双核配合物中金属离子间存在弱的反铁磁性超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70.
用DV-Xα法计算了系列簇合物分子Co3(CO)9(μ3-PR),R分别为Li,H,OH和F.计算结果表明,簇合物分子轨道大体可分为四个占据轨道能级组.随着三桥合磷原子所带R基接受电子能力的增大,整体分子能级谱呈规律性降低.Co-Co特征键分子轨道的能级组较Co-P键轨道能级组的能量高,且相对集中.当R拉电子的能力增加到如F原子时,两能级间隔为1.04eV.作为催化剂,这种电子结构特征是较为有利的.另外,分子内三钴原子面上羰基的C-O键较面下三羰基键合要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