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综合类   12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31.
预应力施工是一项专业性特强的新技术,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现浇后张预应力施工质量评定标准和完善的质量管理文件。笔者根据众多无粘结预应力工程的施工监理及现场测试的实践,分别对施工准备阶段、预应力筋敷设阶段、混凝土浇捣阶段、预应力筋锚后保护阶段提出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2.
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阜阳师范学院西湖校区风雨操场工程多跨预应力粱的施工中,针对后张法预应力施工组织及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对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做了分析,解决了大跨度混凝土梁在受荷较大时的挠度和抗裂问题,同时亦减少了框架柱结构空间,满足了室内体育场地的空间需要.  相似文献   
133.
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材料进场、预应力筋制作、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4个方面阐述了桥梁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具体环节,为桥梁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人员工作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4.
为了研究氯盐环境对预应力混凝土中钢绞线耐久性的影响,本文进行了持荷钢绞线在不同浓度氯盐溶液环境中加速腐蚀试验,对腐蚀钢绞线试件的质量损失及静力拉伸性能进行研究,分析氯盐溶液浓度对腐蚀钢绞线腐蚀程度及性能退化特性的影响,并提出了钢绞线腐蚀速率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氯盐腐蚀下钢绞线表面呈现片状和带状蚀坑分布,腐蚀钢绞线的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分别降低了1.66%~2.51%和3.38%~5.09%,各组试件平均质量损失率为1.42%~3.24%,腐蚀速率为0.040-0.091mm/a。本试验腐蚀条件下钢绞线腐蚀程度与氯盐溶液浓度成正比,但各腐蚀钢绞线的名义弹性模量降低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35.
通过4块钢筋混凝土板采用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前后的对比试验,分析不同损伤程度的钢筋混凝土板加固前后的刚度、开裂及裂缝分布、极限承载力等性能.结果表明:加固后板的开裂荷载、抗弯刚度和极限承载力都有明显提高;提出的简化计算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板的极限荷载和挠度,可用于钢筋混凝土板的加固设计.  相似文献   
136.
该文主要介绍通过在输电线路中应用无损探伤技术对架空输电线路钢绞线进行探测,在不破坏地线的情况下,直观地反映其内部结构和质量。在输电线路基建工程验收与运维检修中进行应用,可实现架空输电线路隐蔽工程的透明化,及时发现地线和拉线内部是否存在松股断股、磨损、锈蚀和变形等缺陷,有效避免因地线质量不合格导致的断线倒塔等事故。  相似文献   
137.
钱骥  赵丹  莢瑞馨  吴永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6):16203-16210
为研究钢绞线锚具的空间受力特征及锚具应力与钢绞线轴向张力之间影响规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锚具-钢绞线仿真计算模型,考虑夹片与锚具之间的微滑移及不同摩擦系数影响,分析不同钢绞线张力作用下锚具空间应力分布特征及轴向、环向应变变化规律,并通过锚固张拉试验实测锚具的应变分布。结果表明:钢绞线受夹片横向挤压作用而在锚下位置表现出复杂三向受力状态,计算Mises应力远高于非锚固区域;夹片与锚具接触界面的摩擦系数对锚具应变有明显影响,摩擦系数为0.04时产生的环向和轴向应变均小于摩擦系数为0.01和0.02;锚具应力与钢绞线轴向张力符合单调映射关系,但并不完全吻合线性变化规律,实测锚具对称测点位置处的应力亦难以保证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38.
有效监测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短期预应力损失大小是评估整个预应力结构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基于对现有预应力损失监测难题及预应力损失计算的理论分析,提出了光纤光栅自感知钢绞线短期预应力损失的监测技术。基于此技术,有效监测了直线及曲线孔道梁的短期预应力损失,并与应变片监测值及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监测结果表明:直线孔道梁短期预应力损失率约10% ,曲线孔道梁短期预应力损失约24% ;对比理论计算值,应变片的误差最大接近10.01%,且同一测点处不同应变片最大差值接近10%,数据离散型较大,而光纤光栅监测到的梁内最终有效应力误差最大仅为4.60%,且在监测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监测性能,可见光纤光栅传感器相比电阻应变片更适合体内预应力监测。  相似文献   
139.
为研究钢绞线网增强ECC与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以混凝土强度、界面黏结长度、界面黏结宽度和界面处理方式为参数,共设计制作9组27个试件.基于梁铰式界面黏结性能试验,探究了各设计参数对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受界面处理方式影响,试件产生3种破坏形态:界面剥离、钢绞线断裂及混凝土劈裂破坏.钢绞线网增强ECC与混凝土界面承载力随混凝土强度和界面粗糙度的增大而增大,在试验参数设计范围内提高约70%;界面黏结宽度的增大虽不会影响界面承载力,但使界面峰值黏结应力由1.65MPa降低至1.04MPa,降幅达35%;界面黏结长度对界面峰值黏结应力影响较小,但在有效黏结长度范围内,界面承载力随其值增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140.
我国早期建造、处于腐蚀环境的在役公路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面临严峻的腐蚀疲劳问题.为探讨此类桥梁的腐蚀疲劳性能,基于上世纪80年代公路部分预应力混凝土T梁标准图设计试验模型,开展特定钢绞线锈蚀率(设计锈蚀率为10%)下不同疲劳荷载幅值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T梁模型的弯曲疲劳试验,获得模型梁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跨中挠度、梁底纵向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应变、竖向裂缝宽度等的发展规律及疲劳寿命.试验结果表明:在钢绞线腐蚀较为严重时,模型梁的弯曲疲劳破坏特征为受腐蚀钢绞线发生无征兆的断丝破坏,且受压区混凝土未出现被压碎现象,破坏模式为脆性破坏;在钢绞线锈蚀率基本相同时,模型梁的受弯性能随着疲劳荷载幅值的增大而显著下降,且其疲劳寿命也随着疲劳荷载幅值的增大而急剧下降.基于应力-寿命(S-N)理论,提出钢绞线锈蚀后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疲劳寿命预测公式,可用于初步评估钢绞线锈蚀后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