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黑龙江省三道湾子金矿为国内外首例独立的碲化物型金矿床,其中90%以上是碲化物金.经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分析对该矿床碲化物矿物的研究,发现普遍存在Au-Ag-Te矿物交生结构现象,主要有碲银矿(主晶)-针碲金银矿(客晶)和碲金银矿(主晶)-碲银矿(客晶)的交生.主晶和客晶矿物的物相和化学成分稳定,客晶矿物呈边界较为平直的蠕虫状和带状较为定向地均匀分布于主晶矿物内部,认为该结构为出溶结构.结合碲金银矿合成实验矿物相转变温度,Au-Ag-Te矿物出溶结构显示,三道湾子金矿金银碲化物阶段脉状碲化物(针碲金银矿、碲金银矿、碲银矿、碲金矿)形成温度150~220℃.金银碲化物成矿阶段早期浸染状碲化物(碲银矿、针碲金银矿、碲金银矿)形成环境logf(Te2)为-13.6~-7.8,logf(S2)为-11.7~-7.6;后期脉状碲化物形成环境logf(Te2)范围为-11.2~-9.7,logf(S2)范围为-16.8~-12.2.  相似文献   
42.
43.
不同地质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的矿物,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结构构造等标型特征,研究这些标型特征有助于推测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了解矿床成因,提供找矿标志。本文研究治岭头金矿物标型特征,为找矿勘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4.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以辣木叶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探讨了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辣木叶中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提取方法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辣木叶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实验条件为:用70%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80℃,乙醇用量20倍,提取时间1.5h,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辣木叶总黄酮含量为6.593%.  相似文献   
45.
金银忍冬的园林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银忍冬的观赏价值、园林应用进行了总结.针对目前在园林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园林配置中景位的确定、配置参数的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对常用配置方式的景观元构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6.
西藏尕尔穷铜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侧,是成矿带中重要且具有代表性的矽卡岩型铜矿床。由于对矿石的研究程度较低,制约了成矿作用、矿床成因的深入研究,限制了矿床进一步的综合开发利用。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采样,利用显微镜鉴定、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能谱仪及电子探针成分分析测试、矿物晶体化学式计算等手段和方法,对矿石成分、金银的赋存状态及主要载金矿物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矿过程经历了岩浆热液成矿期和表生风化期,岩浆热液期是金的主要成矿期。金银主要以互化物的形式产出,以粒间金、包体金为主,裂隙金和薄膜金其次。载金矿物主要为铁氧化物、铁铜硫化物及石英等脉石矿物。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接触交代成因的矽卡岩型铜金矿床。  相似文献   
47.
“木叶”是文学感性世界里充满意蕴和情趣的显例。“木叶”艺术地把诗人的心境色彩外化为外界的自然情致,是最容易唤起共鸣的最敏感的词语、最美的旋律、最美的画面、最动感的镜头,突显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本质。教学实施路径为:知人论世:作者是兼备诗才和学力的通人,因而心领神会、体验真切,审美敏锐细腻独特,一语中的、见解犀利;明辨文体:“搞清楚为何而学、如何去学更为关键”;把握观点:理清思路,明晰文脉,筛选信息,概括归纳;实证概念:学以致用,体验发现,探究解决问题,激发阅读兴趣;理性批判:组织交流讨论,鼓励分享阅读中的发现与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