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4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29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59篇
教育与普及   7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1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320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研究了新显色剂DCS-偶氮胂与铬(Ⅲ)的显色反应.在乙酸-乙酸钠缓冲介质中,在乳化剂OP存在下,试剂与铬(III)生成蓝紫色络合物,λmax=620nm,ε=2.46×104L·mol-1·cm-,铬(Ⅱ)量在5.0-50μg/25ml间符合比尔定律,络合比1 : 2.该体系灵敏度较高,选择性好,用于生物样品中铬(Ⅱ)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2.
生物吸附法在含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论述了传统的去除废水中重金属方法的局限性,介绍了生物吸附法在含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状况及前景。提出了尚须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3.
建立了电位滴定E—V曲线的神经网络插值模型,对铬(Ⅵ)的电位滴定曲线进行拟合.使用拟合一阶导数和拟合二阶导数确定电位滴定终点.使用改进的BP算法,避免产生麻痹现象.测定了电镀液中铬(Ⅵ)浓度.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快速,在电容量分析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4.
研究了Mo和Cr的复合添加对Fe3AI基合金室温和600℃高温下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Cr和Mo一起加入到Fe3AI基合金中,可以明显提高其在600℃下的屈服强度和蠕变寿命;添加Cr到Fe3AI中会降低Mo的固溶度;在含有1%Mo以上的Fe-28AI(2-T)Cr合金中形成了具有复杂成分的沉淀相;随着加入到Fe-28AI(2-5)Cr合金中Mo含量的增加,合金的断裂模式从穿晶解理与沿晶失效的混合模式逐渐变为完全的穿晶解理。  相似文献   
995.
Hg2+胁迫下芡实叶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报道了Hg^2+胁迫下芡实叶超微结构的变化。芡实叶片受Hg^2+毒害的初期,线粒体的嵴出现瓦解,中央空泡。质体发育受阻,原片层结构破坏,外膜突起呈泡状。成熟叶绿体中基粒类囊体解体。随着毒害的加深,叶绿体中类囊体膜结构均遭破坏,外膜解体。叶柄细胞受害后,叶绿体中央出现大型淀粉粒,其周围的类囊体解体,其它症状和叶片细胞相似。  相似文献   
996.
997.
四面体Cs3CoX5中络离子CoX4^2—(X=Cl,Br)零场分裂D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双自旋-轨道耦合参数模型研究了四面体四角晶位中络离子CoX4^2-(X=Cl,Br)的零场分裂D。研究表明,配体Br对Co^2+离子零场分裂D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98.
建立了电位滴定E-V曲线的神经网络插值模型,对铬(Ⅵ)的电位滴定曲线进行拟合,使用拟合一阶导数和拟合二阶导数确定电位滴定终点.使用改进的BP算法,避免产生麻痹现象.测定了电镀液中铬(Ⅵ)浓度.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快速,在电容量分析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9.
多孔炭的物理化学性能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多孔炭对酚类化合物、 Cr(Ⅵ)和I2的吸附, 研究了多孔炭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能对不同电性物种吸附能力的影响. 发现多孔炭对酚类化合物及Cr(Ⅵ)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 其中对酚类化合物的吸附由羧基与内酯基的表面密度合量决定, 对Cr(Ⅵ)的吸附由表面官能团中羧基和内脂基含量的合量决定; 多孔炭对I2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 由孔容决定.  相似文献   
1000.
重金属在自然水体生物膜上的竞争吸附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研究了用长春南湖培养的生物膜吸附重金属过程中镉、 钴、 铅 、 镍和铜5种重金属两两共存及5种金属共存时金属间相互影响的情况. 结果表明, 自然水体生物膜对镉、 钴、 铅、 镍和铜吸附时, 金属两两之间相互干扰, 使生物膜对重金属的吸附量有所降低, 其中镍和钴之间的相互作用最显著. 在5种金属共存时, 金属之间影响增大, 但小于两两金属干扰强度的叠加; 而且生物膜对金属的选择性吸附顺序与金属单独存在时生物膜对它们的吸附顺序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