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篇
丛书文集   34篇
教育与普及   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合成了酞菁钴磺酸盐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催化脱硫性能的考察。  相似文献   
32.
以碳酸钾为催化剂分别将1(4),8(11),15(18),22(25)-四(4-羧基苯氧基)酞菁锌(1)和卜(4-羧基苯氧基)酞菁锌(2)与溴代乙酰糖基(乳糖、麦芽糖和葡萄糖)偶联,得到5种糖基酞菁偶联衍生物,IR,MS和UV—Vis光谱证实羧基酞菁与糖基成功偶联.糖基过量时,由1主要获得糖基二取代产物.溶解性和稳定性研究表明:5种偶联衍生物易溶或可溶于DMF、丙酮、THF、氯仿和甲醇中,不溶于水,它们在DMF中避光均能稳定存在.在DMF、丙酮、THF、甲醇和氯仿中它们显示相似的酞菁单体的电子吸收光谱,在体积分数O.1%DMF的水中出现聚集,这些体系中的Q带特征吸收峰位于670~690nm;在DMF和含O.1%DMF的水中的荧光量子产率分别为0.358-0.721与0.121~O.198,为原酞菁(1和2)的2~3倍和3~5倍.  相似文献   
33.
建立了高灵敏荧光分光光度测定DNA 和RNA 的新方法. 方法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4 ~1-20μg/m L( 鲑鱼精子SMDNA 和小牛胸腺CTDNA) , 0-10 ~1-20μg/mL( 酵母RNA) , 检测限分别为17ng/mL(SMDNA) , 24ng/mL(CTDNA) , 98ng/mL(RNA) . 将方法用于实际样品金黄色葡萄球菌中DNA 含量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4.
测定了一组八烷氧基2,3-萘酞菁锌配合物Zn(RO)8NPc(R=C4H9,C8H17,C12H25,NPc=C48H16N8)的热稳定性及其在5种有机溶剂(DMSO、DMF、Py、CH2Cl2、C6H12)中的电子吸收光谱,并研究了配合物结构与这些性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5.
酞菁铜磺酸掺杂聚苯胺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直接耐晒翠蓝GL为原料,合成了酞菁铜磺酸,并用其对本征态聚苯胺分别在水相和油相中进行掺杂,获得了具有酞菁功能基分子结构的聚苯胺.该聚合物具有优良的溶解性能和成膜能力,电导率可达到8S/m.利用红外谱图证实了所合成产物的结构,紫外吸收分析也表明用酞菁铜磺酸掺杂聚苯胺后,在可见光区和近红外区都具有较强的吸收,有可能大幅度地提高其光电导性能.  相似文献   
36.
四萘氧基镉酞菁的合成及电子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硝基邻苯二腈、氯化镉、尿素及钼酸铵为原料,采用熔融法,经过4-萘氧基邻苯二腈合成了四萘氧基镉酞菁化合物,用元素分析、IR、UV、MS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该化合物在DMSO和DMF等溶剂中的电子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37.
以钒原子取代的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PMo12-xVx][PMoV,x=1~10]和双核酞菁钴磺酸铵[C116H80O32N42S11Co4(Co-Pc),酞菁钴]为原料进行反应,合成一系列复合型催化剂PMo12-xVx/Co-Pc.用直接空气氧化法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数目钒原子取代的多金属氧酸盐以及与酞菁钴不同摩尔比复合后对模拟油氧化脱硫性能的影响,其中以n(PMo3V9)∶n(Co-Pc)=7∶1得到的复合催化剂PMo3V9/Co-Pc为代表对催化剂进行了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N2吸附/脱附等表征.同时,对影响催化剂脱硫效率的各种因素、催化剂的稳定性及氧化脱硫反应机理也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Mo3V9/Co...  相似文献   
38.
文中采用溶剂调节法制备了有机光导材料Y-TiOPc。采用邻二氯苯、氯苯、1,2二氯乙烷以及二氯甲烷四种晶型调节剂对TiOPc粗品进行转型。产物经XRD和光导性能分析,证明经过上述四种晶型调节剂处理均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Y-TiOPc。其中以邻二氯苯转型后的产物光导性能最佳,其饱和电位为538V,暗衰速度为56V/s,残余电位为48V,半衰曝光量为0.4524lx·s,具有良好的静电照相性能。XPS测试结果表明,以邻二氯苯为晶型调节剂所得Y-TiOPc中N1s和O1s结合能增大,而Ti2p结合能减小。说明在晶型转化过程中发生电荷转移,从而有利于其光导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39.
针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阴极常用的铂基催化剂易中毒、选择性差等问题,以Fe2+为模板剂控制合成了酞菁铁配合物催化剂.红外光谱测试表明,Fe2+与酞菁中的N形成了配键.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酞菁铁对氧还原反应的电催化活性逐渐增强,且对甲醇氧化反应无催化活性,证明酞菁铁具有较好的催化选择性.  相似文献   
40.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苝二酰亚胺(PTCDI)敏化的光催化剂TiO2/PTCDI以及PTCDI和酞菁铜(CuPc)共敏化的可见光光催化剂(TiO2/PTCDI)-CuPc。利用XRD,TEM和UV-Vis光谱对催化剂进行表面形貌和结构表征。以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敏化样品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研究表明染料共敏化样品(TiO2/PTCDI)-CuPc的活性比TiO2和TiO2/PTCDI分别提高了223%和113%。应用能带结构理论,阐明了TiO2/PTCDI和(TiO2/PTCDI)-CuPc的光生电子转移路径和光催化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