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0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19篇
系统科学   67篇
丛书文集   133篇
教育与普及   1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83篇
现状及发展   69篇
综合类   285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11-year satellite altimeter sea surface height (SSH) anomaly data from January 1993 to December 2003 are used to present the dominant spatial patterns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surface circulation through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 analysis. The first three EOF modes show the obvious seasonal variations of SSH in the SCS. EOF mode one is generally characterized by a basin-wide circulation. Mode two describes the double-cell basin scale circulation structure. The two cells were located off west of the Luzon Island and southeast of Vietnam, respectively. EOF mode three presents the mesoscale eddy structure in the western SCS, which develops into a strong cyclonic eddy rapidly from July to September. EOF mode one and mode three are also embedded with interannual signals, indicating that the SCS surface circulation variation is influenced by El Nino events prominently. The strong El Nino of 1997/98 obviously changed the SCS circulation structure. This study also shows that there existed a series of mesoscale eddies in the western SCS, and their temporal variation indicates intra-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signals.  相似文献   
62.
CBERS-02图像在土地利用/覆盖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四川省2000-2004年生态环境动态监测项目为基础,对中巴资源二号卫星(CBERS-02)遥感数据的处理方法和技术流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探讨利用CBERS-02卫星遥感图像,结合GIS技术实施快速、准确、经济的大范围土地利用/覆盖状况调查.通过对遥感图像处理和信息提取,查明了研究区2000-2004年期间土地利用/覆盖状况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CBERS-02卫星数据可以在土地利用/覆盖动态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与其它遥感资料和实测数据相结合,可以缩短监测周期,降低应用成本.  相似文献   
63.
以陕西省耀县1:5万比例尺的DEM为基准数据,以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数据处理平台,研究DEM转化为TIN过程中的高程误差特征。试验的核心环节是测定剖面高差阈值对所构建TIN地形描述精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阈值的增加,高程误差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过获得其误差分布模型,为利用TIN对该区进行空间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精度参考。  相似文献   
64.
多光谱遥感数据最佳波段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最佳波段选择的最佳指数方法,并指出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多光谱遥感数据各波段用途、研究区地物的光谱特征及最佳指数来考虑最佳波段的选择,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5.
塔里木河流域遥感影像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建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采用当前非常流行的数据仓库技术管理塔里木河流域海量遥感影像、背景数据,实现塔河流域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方法 采用当前流行的数据仓库管理技术,按照空间数据-属性数据一体化、多源数据无缝集成及基于C/S结构和关系数据库3层体系结构的设计思想,将塔里木河流域遥感信息、空间地理信息、多专题信息、社会经济信息,以及多媒体和元数据等各类信息进行集成建库。结果 实现了多类型、多尺度的海量遥感影像、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的无缝集成和统一管理。结论 综合使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等技术,建立基于动态监测与管理的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具有明显的工程优势和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66.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城市航空遥感图像植被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一种基于模糊量化与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相结合进行多类别遥感图像植被分类的新方法.对分类指标 进行π隶属函数模糊量化之后,进行多层前馈神经网络(MLP)训练,再用训练后的MLP网络构成监督分类器,并 以宁波市彩红外航空遥感图像资料为数据源,选取园林区为试验区,对植被进行监督分类,分类精度达78%.研究 成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多类别的遥感图像植被分类,其分类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67.
TM遥感图像中河流的自动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个TM图像中河流目标自动提取的方法.对TM图像上河流及其背景地物的光谱特征进行分析,利用所发现的知识建立河流地物的提取模型,检出河流区域;对河流进行细化,抽取骨架;最后利用基于线段间斜率差的方法对河流骨架进行矢量化.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准确的识别提取TM图像中的河流目标,得到理想的矢量数据.  相似文献   
68.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提取建筑物阴影信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对上海市中心城区遥感影像建库,把众多的遥感影像数据组织起来,以方便管理和使用.在此基础上,利用GIS和RS技术,对遥感数据解译处理,提取建筑物阴影信息,从而为估算建筑物高度值作准备.  相似文献   
69.
基于RS和GIS的开封市城市绿地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助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基于法国SPOT5号卫星的遥感数据和开封市1:10000地图等数据,调查了开封市建成区(不包括杏花营和边村组团)2003年10月的绿地现状。结果表明,开封市绿地面积共1659.3hm^2,比目前开封市政府部门所掌握的数据高17.43%。其空间分布为:建成区周边地区比中心地区绿地多,西部比东部绿地多;老城区城墙外比城墙内绿地多,北部地区比南部地区绿地多。该结果为开封市未来绿化规划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70.
应用遥感影像更新地理信息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针对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用于地理信息更新的特点,对信息融合、变化检测、数据挖掘、影像检索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遥感影像用于地理信息更新时,一方面应对多源遥感信息进行融合,特别是发展决策层融合算法,另一方面应进行多时相遥感信息融合和变化检测。其次,针对多时相遥感信息融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多时相融合处理方法体系,并针对自动信息更新的要求,探讨了遥感数据挖掘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及其在地理信息自动更新中的应用。最后,面向快速影像提取和检索的需求,研究了基于内容的遥感影像检索技术,并重点分析了检索中能够应用的影像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