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0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69篇
教育与普及   44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96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337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51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336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340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古今中外法学研究中 ,没有任何一种部门法比生命法与伦理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 ,探讨生命法学中的伦理问题 ,是生命法学的重要课题。随着生命科技的高速发展 ,千百年来陈陈相因的传统社会关系正受到严重的冲击 ,并因此提出了种种匪夷所思的“法制需求”。对这些法制需求 ,或顺或逆 ,都将引致伦理观的严重冲突。何去何从 ,孰是孰非 ,众说纷纭 ,观点往往针锋相对。显然 ,生命法学对此应责无旁贷地作出回答。至于是非对错 ,当然只能由实践来判定。一、生命法的历史沿革和新时代的挑战作为调节生命社会关系的生命法 ,在近代以前的数千年里 ,始终…  相似文献   
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带来的是机遇还是挑战?我们说是挑战,更是机遇。只有对这个机遇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我们才能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不至于贻误时机。在抓住机遇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好道德建设中的几个关系问题。即:主体道德与多元道德的关系;社会公德建设与个体道德建设的关系;义与利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只有正确解决市场经济给道德建设带来的这些新课题,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才能迈出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24.
法律随着商品的生产与交换的发展导致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人类进入明时代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法律是公意的表达,是一种公共秩序与公共权威的象征和保障,体现正义、公正与理性,依据在运行状况良好的制度平台上的法律,提供了一种程度和性质的社会主义、公平、秩序以及民主、自由、与平等。  相似文献   
25.
根据现阶段道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构建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规范,而社会主义道德的营造重在建设,贵在坚持.  相似文献   
26.
中国封建婚姻制度腐朽落后,毛泽东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在领导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把打破封建婚姻制度作为革命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建立了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的全新婚姻制度,实现了中国婚姻制度的伟大变革。毛泽东不仅是中国婚姻制度变革的积极倡导者和理论奠基者,也是强有力的领导者和推行者。  相似文献   
27.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当代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高校是中国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以诚信为重点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是高校德育工作重中之重,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它是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客观需要,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切入点,是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客观需要,是促进大学生成才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28.
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加强和改进必须有新的思路和方法。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定位在先进层次上。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人生观教育中,要吸收市场经济的新观念,丰富教育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同时要充分发挥各种载体的作用,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29.
冯春玲 《菏泽师专学报》2002,24(3):28-29,36
明末清初,政权鼎革之际,有志人士以种种方式回应时势,留下了可供评说的功过是非。施琅从抗清到效忠于清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本文从“气节”问题说开去,力求客观地评价施琅。  相似文献   
30.
杜甫家庭亲情诗表现了诗人至性至情的心怀和对家庭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其中浓郁的家庭伦理观念,更能展示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中诗人的独特个性,使我们更真切更全面地走近和了解杜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