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38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粘土矿物演化与莺琼盆地天然气成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与天然气在沉积岩中发生了运移、聚集事件,必然影响沉积岩的成岩环境,引起成岩矿物发生反应。采用粘土X衍射、气体成分、包裹体分析等手段,结合莺琼盆地不同地质背景条件,分析粘土矿物伊/蒙混层异常演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莺琼盆地伊/蒙混层异常演化与天然气(烃气和CO2)热流体的运移和聚集有关,不同演化方式反映热流体运移路径、断层构造差异,而且气藏类型大小与伊/蒙混层演化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82.
何艳 《科技信息》2011,(10):366-366
本文首先分析了散光眼的症状及原因,并通过对20例散光患者的远、近距离眼散光的比较,发现人眼远、近距离眼散光存在差异,从而为患者的合理配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介绍了高校图书馆藏书近距离搬迁的一种省时、省力的简单易行的操作方法,并阐述了图书馆搬迁工作的体会。  相似文献   
84.
在分析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机理与可行性的基础上,为尽可能减少多煤层高瓦斯矿井开采期间瓦斯事故,探讨了开采多煤层保护层的方法.通过贵州盘江矿区金佳和月亮田两个矿井实践,采用上行卸压开采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开采中所产生的瓦斯突出、煤尘爆炸等问题,并在总结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开采方案及适用条件,研究成果对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及相关环境控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5.
86.
《大自然探索》2011,(9):4-4
最近,在进入环绕小行星灶神星的轨道后,美国宇航局“黎明号”探测器发回了第一幅灶神星的近距离照片(下图)。2011年7月15日,“黎明号”成为环绕主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天体的第一艘探测器。这幅照片显示出灶神星前所未见的细节。当灶神星把“黎明号”俘获进轨道后,两者之间的距离约为16000千米。  相似文献   
87.
杨建桥 《科学之友》2007,(14):45-46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对下组煤层开采过程巷道合理位置布置进行分析,从而指导今后大同矿区类似的现场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88.
正是利用无人驾驶深海探测器,2006年4月,一个由日本和美国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小组,对太平洋海底的一欢火山爆发进行了两三米范围内的近距离拍摄,取得了迄今最为清晰的图像。这是人类首次在如此近的距离拍摄水下火山爆发情景。  相似文献   
89.
借助钻井岩心与薄片观察、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与地球化学分析等技术手段,结合储层热演化历史恢复成果,对川中磨溪构造寒武系龙王庙组储层特征、孔洞缝充填矿物的次序关系进行分析,并恢复龙王庙组油气运聚期次。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晶粒残余砂屑白云岩,储集空间以粒间孔、晶间孔为主,但基质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均较低。储层孔、洞、缝中矿物的充填次序和类型及不同期次包裹体发育特征反映龙王庙组储层至少经历了4期油气成藏,第一期油气成藏发生在中-晚三叠世,被细晶-微晶白云石中均一温度为110~133℃的包裹体所记录;第二期油气充注发生在早-中侏罗世,被孔洞中的第一世代白云石中均一温度为143~167℃的包裹体记录;第三期油气成藏为古油藏在高温作用下裂解为天然气的过程,被储层孔洞缝中充填的第二世代沥青所记录;第四期油气充注发生在中-晚白垩世,被第三世代石英中均一温度为190~210℃的流体包裹体记录。这些不同期次和不同世代的矿物记录了磨溪构造龙王庙组油气成藏流体充注完整的序列和过程。  相似文献   
90.
双钩多刺蚁(Polyrhachis bihamata)属于昆虫纲、膜翅目、蚁科、多刺蚁属。本属蚂蚁因背部有刺而得名,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南部和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