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53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3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371.
天然辣椒素概况天然辣椒素(狭义概念)又名辣椒碱(Capsaicin,C),最早由Thresh于1876年从辣椒中提取出来,是辣椒中呈辣味的物质。1923年,Nelson等对辣椒素结构进行了一系列的化学方法研究,确定了辣椒素的结构:N-香兰素基  相似文献   
372.
辣椒橙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西恩  王桂英 《河南科学》1998,16(2):213-217
通过自然散射光照射对比的方法从天然抗氧化剂中筛选出两种理想的稳定剂——儿茶素和皮素,在20日使用期内,将色素色价保存率分别提高了53%和73%,有效地增强了色素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73.
不同基因型辣椒的辣椒素含量测定和辣度级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5种不同辣度辣椒基因型为材料,测定辣椒果实发育至成熟期间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的质量浓度变化,并对这些辣椒进行辣度分级和辣味程度分类.结果表明,随着辣椒果实的发育成熟,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呈先上升后小幅下降的趋势.印度极辣辣椒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的质量浓度最高,SHU达93.2万,是所有参试辣椒基因型中最辣的辣椒;海南黄灯笼椒的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的质量浓度次之,分别为6.21mg·g^-1和2.55mg·g^-1,SHU为15.0万,是国内辣椒参试品种中最辣的辣椒,上述2类型归为极辣辣椒.而小米椒、朝天椒的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的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印度辣椒和黄灯笼椒以外的其他品种,属高辣辣椒.2个甜椒品种的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基本检测不到,属不辣辣椒.  相似文献   
374.
《科技智囊》2009,(9):I0043-I0043
一天,我站在一个卖辣椒的妇女的三轮车旁,趁着眼前没有买主,我自作聪明地对她说:“你把辣椒分成两堆儿吧,有人要辣的你就跟他说这堆儿是,要不辣的你就给他说那堆儿是。”没想到卖辣椒的妇女却只笑了笑,轻声说:“用不着!”说着就来了一个买主,问的是我们经常听到的那句老话:“辣椒辣吗?”  相似文献   
375.
经过对漂浮育苗、沼液营养块育苗、营养块育苗、浅水育苗等4种育苗方式对辣椒农艺性状及产量产值构成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漂浮育苗、沼液营养块育苗、营养块育苗、浅水育苗的辣椒苗素质优于CK。(2)生育期分别比CK多10d、9d、7d、5d;(3)单果干重分别比CK增加0.21g、0.16g、0.08g、0.06g。(4)干重667m2分别为285.3kg、263.1kg、258.5kg、245.5k,比CK分别增加53.7kg、31.5埏、26.9kg、13.9kg,比CK分别增产23.19%、13.6%、11.15%、6%;漂浮育苗比沼液营养块育苗、营养块育苗、浅水育苗的干重667m2分别增加22.2kg、26.8kg、39.8kg,分别增产7.78%、9.93%、13.95%;沼液营养块育苗比营养块育苗、浅水育苗的干重667m2分别增加4.6kg、17.6kg,分别增产1.75%、6.69%;营养块育苗比浅水育苗的干重667m2增加13k,增产5.3%;(5)纯收入分别比CK多收入538.1元、409.5元、349.7元、20.7元,分别增加30.56%、23.26%、19.86%、1.18%;沼液营养块育苗、营养块育苗、漂浮育苗每投资1元,分别比CK多收入0.33元、0.28元、0.22元。  相似文献   
376.
蒜、姜、辣椒乙醇提取物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大蒜、生姜、辣椒的乙醇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土壤农癌杆菌、藤黄八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彻斯特沙门氏菌、绿脓杆菌、大毛霉、草酸青霉、葡萄牙假丝酵母、白色念珠菌等几种常见的微生物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它们的提取物对细菌、霉菌、酵母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菌作用,具有广谱抗菌性。另外不同种类的提取液,对菌种具有选择性的抑菌作用,且其抑菌效力随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大,并且最低抑菌浓度(MIC)因菌种和提液种类而异。  相似文献   
377.
不同间作模式对丘北辣椒病虫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不同间作模式对丘北辣椒主要病虫害的影响,于2007~2008年在云南省丘北县开展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辣椒间作玉米、花生、大豆、向日葵,辣椒主要病害发病率分别比净作(CK)减少了14.6%,5.2%,10.1%,12.3%,主要虫害危害率比净作(CK)减少了6.8%,1.4%,4.4%,3.3%;间作作物主要病害发病率最高为大豆的61.1%,最低为玉米的15.0%,向日葵的45.5%和花生的20.8%介于其间.在各种间作模式中,辣椒主要病害发病率和主要虫害危害率最低为2行玉米间8行辣椒(M2C8)和2行玉米间10行辣椒(M2C10)2种模式,其中M2C8比CK减少了15.6%,6.0%,M2C10比CK减少16.6%,4.0%;间作作物主要病害发病率最低仍为M2C8和M2C10中的玉米,分别为13.4%,12.8%.说明M2C8和M2C102种间作模式,能有效减少辣椒主要病虫的危害,适宜在类似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8.
辣椒品种对侧多食跗线螨的抗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1份辣椒品种作为试材,采用田间种群密度、叶片危害指数分级、单位面积叶绿素比值和螨量比值作为抗性指标评价了辣椒品种对侧多食跗线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Banks)的抗性.结果表明:4种鉴定方法对侧多食跗线螨的鉴定结果总体趋势一致.叶片危害指数与螨量比值呈线性正相关(r=0.943**,y=0.191 7x+0.096 8),叶片危害指数法与螨量比值法鉴定结果吻合率达到72.7%.叶片危害指数法和螨量比值法可以作为评价辣椒品种对侧多食跗线螨抗性的2种方法.  相似文献   
379.
晨曦 《河南科技》2004,(6):26-26
埋藏法在贮藏窖或室内,先铺6~9厘米的干沙子,摆放20~30厘米厚的无病、无虫、无机械损伤的辣椒,再铺放9~12厘米的沙子.如此堆放1~3层.也可用筐或木箱装辣椒,离箱、筐上口5~7厘米处覆盖湿润的泥沙.把筐、箱堆4~5层,在最高层覆盖30厘米厚湿润的泥沙.窖或室内保持贮藏适温,可贮藏50~60天.  相似文献   
380.
青海辣椒疫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对辣椒疫病的初步研究结果。经病原菌分离,回接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在青海普遍发生的辣椒病害是辣椒疫病,病原菌能在12.5—35℃下生长,对孔雀绿不敏感,寄生范围广,对照有关疫病分类资料,初步鉴定为辣椒疫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