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5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浙江青山水库轮虫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1997年间对杭州青山水库的轮虫作了春、夏、秋、冬四季调查。发现轮虫19种,优势种为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cochlearis)。轮虫年平均密度为784ind./L,生物量1.751mg/L,多样性指数1.95。密度和生物量的水平变化为水库进水口处显著高于库中心和出水口处;季节变化以秋季最高,冬季最低。多样性指数的水平变化不明显,季节变化以夏季最高,秋季最低。相关分析表明:多样性指数与优势种的优势度呈显著负相关性。种类数与出现频数分布也呈显著负相关性。此外,对3类不同水体轮虫的群落特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2.
轮虫中n-3HUFA含量对大黄鱼仔鱼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使用n-3HUFA强化剂A(A1:0.05 g/L;A2:0.15 g/L;A3:0.45 g/L)、强化剂B(B1:0.05 mL/L;B2:0.15 mL/L;B3:0.45mL/L)和海水小球藻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 tilis)进行营养强化后投喂大黄鱼仔鱼(3~21日龄),测定分析各强化组轮虫的脂肪酸相对含量与仔鱼的生长和存活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与对照组(酵母轮虫)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用强化剂A和海水小球藻强化的轮虫,其n-3HUF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强化剂B组,各组仔鱼的存活率从高到低顺序为:A2组(22.2%)小球藻组(16.7%)A1组(13.9%)A3组(13.8%)B1组(2.1%)B2组(1.8%)B3组(0.7%)对照组(0.5%);2)强化剂A各水平强化组和海水小球藻组仔鱼生长优于强化剂B各水平强化组和对照组;3)本实验条件下,在强化水体中强化剂A适宜的强化剂量为0.15 g/L.  相似文献   
23.
记述了采自上海滴水湖及其外围水体的中国新纪录种艾氏龟甲轮虫Keratella eichwaldi,并根据光镜和扫描电镜照片描述了该种的背甲及咀嚼器的形态.  相似文献   
24.
新疆吉木乃县红山水库轮虫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山水库是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的天然水源型水库。为了解该水库轮虫群落动态特征,于2008年7月(平水期)、10月(枯水期)、2009年5月(丰水期)对该水库轮虫生态学进行研究,共鉴定轮虫24种,隶属于7科16属。平水期优势种为缘板龟甲轮虫(Keratella ticinensis)、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枯水期优势种更替为缘板龟甲轮虫、矩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quadiata)、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暗小异尾轮虫(Trichocera pusilla),次年丰水期优势种由矩形龟甲轮虫、针簇多肢轮虫、长三肢轮虫(Filinia longiseta)等组成。库区水体中轮虫的种类组成、密度、多样性指数等呈典型的时间相关性,不同时期轮虫密度变化趋势为:丰水期((4.87±1.04)×102/L)>平水期((4.65±2.27)×102/L)>枯水期((1.23±0.57)×102/L)。结果表明,红山水库库区水容量变化及水温波动导致的浮游植物种类变化是影响轮虫种类组成、密度和多样性指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5.
于2009年1~10月鉴定和测定了鸣翠湖轮虫的种类组成、密度D和生物量B,测定了叶绿素a含量ρ、水温t、pH、透明度L、总氮ρ(Nt)、总磷ρ(Pt)、高锰酸盐指数ρ(CODMn)等水环境因子指标,并运用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研究鸣翠湖轮虫D、B、群落特征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鸣翠湖轮虫共有3个亚目8科14属22种,其中臂尾轮科12种,四季以萼花臂尾轮虫、矩形龟甲轮虫和角突臂尾轮虫为主要优势种.鸣翠湖轮虫D与ρ,t,pH,ρ(Nt)显著正相关,与L显著负相关,与ρ,t,pH,ρ(Pt),ρ(CODMn)有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影响鸣翠湖轮虫D的水环境因子依次为t,pH,ρ,ρ(Pt),ρ(CODMn).轮虫B与ρ,t,pH,ρ(Nt),ρ(Pt),ρ(CODMn)显著正相关,与L显著负相关,与t,ρ,ρ(Nt),ρ(Pt),ρ(CODMn)有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影响鸣翠湖轮虫B的水环境因子依次为t,ρ(Nt),ρ,ρ(Pt),ρ(CODMn).轮虫与水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CCA)排序结果将15种轮虫分为3组;t,ρ(CODMn),ρ,pH是影响鸣翠湖轮虫群落特征及时空分布的主要水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26.
福建淡水轮虫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臂尾轮科淡水轮虫一种析种及二个国内新记录种:锚孔臂尾轮虫(新种)Brahionus anchorpora sp.nov腔龟纹轮虫(瓣记录)Anuraeopsis coelata及棘剌臂尾水轮虫(新记录)Epiphanes brachionus spinosus。还将新种与其相近种:壶状臂尾轮虫B.urceus。和褶皱臂尾轮虫B.plicatilis进行了比较,并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27.
人工调节轮虫n-3HUFA对黑鲷仔鱼生长、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镜恪 《科学通报》1997,42(12):1330-1333
仔稚鱼营养研究,国外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尚未见报道.近年来,国外研究证实,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HUFA)是海水仔稚鱼的必需脂肪酸,其中以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尤为重要.海鱼鱼卵中,一般都含有大量的DHA,但在轮虫中其含量很低,说明轮虫中的DHA远不能满足海水仔稚鱼的需要.因而有关学者通过选用优质单胞藻、制作油脂酵母、投喂富含n-3HUFA的人工微型饲料等方法强化轮虫Watanabe则将富含n-3HUFA的鱼肝油等制成乳化油,投喂给轮虫,强化后约12h,当富集于轮虫体内的n-3HUFA达到最大值时,将轮虫作为活的营养载体投喂给仔鱼.本研究采用乳化油直接添加法,人工调节轮虫n-3HUFA含量,探讨n-3HUFA对黑鲷仔鱼生长、存活及体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不同饵料对花鲈稚鱼生长发育及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年12月20日至2002年1月23日期间,用经营养强化的轮虫和桡足类、经营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未经营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以及人工配合饲料等5种不同饵料投喂30日龄花鲈稚鱼,经34d培育,测定其生长和存活率.结果表明:投喂经营养强化的轮虫、桡足类和经营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花鲈稚鱼的生长率和存活率均较高,捕苗操作后1d的死亡率则较低.投喂未经营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的实验组,花鲈稚鱼生长及成活率等各项指标均较低;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实验组,花鲈稚鱼生长及成活率等各项指标均最低.可以认为:桡足类和经营养强化的轮虫是花鲈稚鱼的优质饵料;卤虫无节幼体也是花鲈稚鱼较好的饵料,但使用前应经营养强化.  相似文献   
29.
线虫动物门、腹毛动物门及轮虫动物门间的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支序分析方法对线虫动物门、腹毛动物门和轮虫动物门三者之间的系统学进行了分析,结论是三者为一单系群,其中腹毛动物门和轮虫动物门为一对姐妹群,线虫动物门则是三者的共同祖先较早地分出的另一支。由此我们认为,应将这三者合并为一新门合胞体动物门(Syncytia),原来各门分别降为线虫纲、腹毛纲和轮虫纲;原腔动物门这一分类阶元应予废弃。  相似文献   
30.
用直链藻强化培养的轮虫,其EPA和DHA含量显著增加,以强化72 h效果最佳,其EPA和DHA含量分别为10.36%和3.12%;用不同密度的强化轮虫培养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Ⅱ期与Ⅲ期(Z2与Z3),结果表明:轮虫密度为20 ind/mL时Z2的变态率与存活率分别为60.60±2.64%和63.20±2.48%,密度为30 ind/mL时Z3的变态率与存活率分别为57.40±1.63%和62.00±2.98%,均为最佳;收集该阶段溞状幼体,对其脂肪酸含量进行分析,强化轮虫培养的溞状幼体的EPA和DHA含量分别为15.09%和7.24%,显著高于未经强化的酵母轮虫培养的溞状幼体(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