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6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158篇
系统科学   24篇
丛书文集   174篇
教育与普及   17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9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388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飞秒强激光场下分子的场致电离和库仑爆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飞行时间质谱仪和飞秒激光放大系统,对分子在飞秒强激光脉冲作用下的场致电离和库仑爆炸过程进行了研究.在飞行时间质谱中,原子离子的谱峰分裂标志着这些原子离子来源于高价母体离子的库仑爆炸.通过对不同结构的分子在飞秒强激光下的库仑爆炸研究,发现这些分子离子的爆炸是一个协同过程.母体离子的角分布呈现了高度的各向同性,而原子离子则呈现了高度的各向异性分布.这说明分子在飞秒激光场中发生了空间准直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52.
研究了微生物在图书馆藏书中的基本分布,结果表明:污染图书资料的主要优势菌为霉菌,其次为细菌。楼层不同,人流量不同,微生物的数量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53.
9—2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周生鞭毛,菌落红色,经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CK—AMS—CC2)鉴定9—2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鉴定为99%;9—2菌株对丁氨卡那、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氟哌酸和庆大霉素敏感,对卡那霉素中敏,对呋喃唑酮、头孢唑啉、氯霉素、链霉素、呋喃妥因、红霉素、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不敏感;能产生灵杆菌素.  相似文献   
54.
鱼油中多氯联苯分析的前处理改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去除鱼油样品中大部分油脂及其他大分子杂质 ,并使用合成硅酸铝镁载体 (Florisil)填充的固相萃取小柱进一步去除剩余的油脂和其他杂质 ,利用分段SIM的GC/MS定性 /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 ,所用的净化方法可有效地去除油脂及各种对GC/MS分析产生影响的杂质 ,且所用溶剂毒性小 ,方法回收率和重复性均较好 ,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
大庆油田微生物采油代谢成分对比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大庆油田采油污水中分离出一种菌株,进行了实验室配伍试验和室内驱油模拟试验。建立了一种新的乙醇-氢氧化钠-正己烷萃取剂体系,直接对原油中极性化合物进行了提取分离,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方法对微生物降解前、后原油中的极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该菌种具有较强的降解原油的能力。  相似文献   
56.
GC/MS图谱中N,N′-二苯基脲的中性丢失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常温常压下苯胺与CO2在AlCl3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对反应混合物用乙醇重结晶,获得无色针状晶体,GC/MS分析表明该晶体为异氰玻苯酯.用熔点测定、HPLC/MS/MS、FTIR、UV和^1H NMR等手段对此晶体进行分析,确定其为N,N′—二苯基脲.研究了N,N′—二苯基脲的质谱裂解机理,实验结果表明N,N′—二苯基脲质谱裂解中可能发生了中性丢失,丢失了中性分子苯胺,生成的异氰酸苯酯分子离子由于π电子共轭而致稳.  相似文献   
57.
葡聚糖酶高产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培养基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高产分解葡聚糖酶的优良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培养基的优化.经过对土壤样品的分离、诱变筛选和一系列的形态、生理生化试验后,获得一株葡聚糖酶活力为97μ/ml的菌株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属.其在摇瓶发酵的优化培养基为葡萄糖4%,磷酸氢二铵0.03%,磷酸二氢钾0.15%,硫酸镁0.1%,其它适量无机离子及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58.
利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从齐市糖厂弃渣塘的土样中,分离到了一株纤维素分解能力很强的真菌(QCF3),根据形态特征,可鉴定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viride).  相似文献   
59.
高精度热电离质谱(TIMS)铀系法对第四纪标样年龄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彭子成 《科学通报》1997,42(19):2090-2093
全球变化研究已成为第四纪地质学中的热点,其中年代尺度的高灵敏度、高精度测量又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Edwards工作表明,用热电离质谱(TIMS)技术研究珊瑚的~(238)U-~(234)U-~(230)Th体系,可以得到高精度的年龄谱.例如, Vanuatu地区 TAN珊瑚的年龄值为(180± 5) a, CWS珊瑚为(845± 8)a, Hispaniola珊瑚为(8294± 44) a, Barbados地区珊瑚为(128.1± 1.7) ka.这些结果引起了年代学工作者的兴趣.与通常的 α谱仪法相比较,质谱铀系法有明显的优点:(ⅰ)样品用量少,千年以下样品约用3~5g,万年以上样品用几百毫克;(ⅱ)测试时间短,铀、钍测量分别为 3~ 4 h;(ⅲ)测年精度高,百年至千年之间精度为 1%~3%,万年至 20万年之间为< 1%;( ⅳ)测年范围宽,可以测试 500 ka年以来的样品. 本实验使用的铀系标样为GBW04412, GBW04413和RKM-4.前两个标样经过《国家铀系标样对比计划》(USIP)的研究.它们取自贵州犀牛洞的石笋.4412为文石,有明显的年轮结构.4413为 50%文石, 50%方解石,两者皆呈白色、纯净. RKM-4采自 Barbados Kendal山阶地,为群体珊瑚Acropora palmata,文石占 99%.此样品经过 USIP研究,有 α谱仪法确定的数据.1 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0.
曹广福  孙顺华 《科学通报》1997,42(5):475-477
设T是复平面C中的单位圆周,H~P(T)(l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