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26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航空发动机全飞行包线小偏差动态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某涡扇发动机电子调节器仅在最大和加力状态工作这一特点,根据大气条件和发动机调节规律,提出将飞行包线划分为83个区域,对每个区域用“质心”点参数代替区域及其边界点参数的飞行包线小偏差方法。通过对某涡扇发动机全飞行包线的数字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对建立全飞行包线发动机动态方程有效。  相似文献   
22.
应用质心坐标系统研究了经典粒子两体散射的最大散射角,以a粒子被金箔攻射为例,讨论了微分散射截面在质心坐标系和实验室坐标系中的偏差随散射角的变化规律。将质心坐标系应用于激子这类准粒子相互作用问题,对半导体低边光吸收现象给予解释。结果表明:用质心坐标系无论是处理经典粒子散射还是处理准粒子相互作用都是十分方便的。  相似文献   
23.
赝功能原理     
主要讨论赝功能原理的意义;重点讨论赝功的意义;对“赝功不是真实功”的常论,提出了新的观点,并做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4.
本文阐明:单一质点并不具有功能,只有两个以上的质点系统才具有功能(刚体和刚体组都可视为质点系);1/2mv^2并非是质点的动能定义式,它仅是质点系动能定义式最基础的函数;质点系的功能定义式不能任取参考式,只能取质心参考系,其值等于系统的各质点对质心系的基础函数之和。  相似文献   
25.
以刚体的平衡方程为理论依据推断出刚体在各种运动状态下能否处于平衡状态,并导出处于平衡状态所满足的运动学条件;同时对刚体在平面力系作用下平衡条件的等价条件作了证明。  相似文献   
26.
采用质心坐标系讨论一维碰撞问题.  相似文献   
27.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跳远力学模型,然后研究它的解,最后给出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28.
描述了合肥光源储存环满能量注入系统的物理设计,包括设计目标、局部凸轨物理参数选择和系统性能模拟.解析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新设计注入系统具有非常高的注入效率,配合合肥自由电子激光实验装置中直线加速器改造,注入效率接近100%;同时,储存束流扰动很小,质心发射度增长满足束流稳定性要求,系统具有向准恒流运行模式发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29.
基于GIS挖掘松树萎蔫病发病林型几何质心,利用空间计量统计的方法探求松树萎蔫病扩散的模式。结果显示:滁州地区松树萎蔫病的发生呈现随机分布的态势,空间均值模型和加权标准化距模型的计算发现松树萎蔫病发生的空间特征向量-空间均值点位与首次江苏省松树萎蔫病发病区域的江浦区有较近的空间距离关联,空间均值出现在全椒县东北方位、滁州县东南方位和江苏南京市江浦区西侧方位的区域,加权的标准化距(STD)为58.133km,理论上推断以该均值点为中心,发散范围可以达到周边以58.133km为半径的区域。根据加权标准化离均差椭球参数(SDE)模型拟合得出松树萎蔫病发病点理论扩散趋向为西北-东南方向与正北左倾为62.373的角度,理论扩散的范围为长轴46.75km、短轴20.34km的椭形区域。  相似文献   
30.
汽车是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汽车的功率P—FV,式中F是牵引力,V为行驶速度。在中学物理和普通物理学教材的有些习题中将主动轮所受的静摩擦力作为牵引力,这是不正确的。本文对汽车的牵引力与车轮所受的静摩擦力之间关系,以及它们的作功问题,略作讨论。1汽车的牵引力是否就是静摩擦力汽车运动时,车身连同载荷作平动,车轮作转动。设m为平动物体的质量,m。为车轮质量(假设前后轮质量相等),人和h分别为作用于后轮和前轮的静摩擦力,N;和NZ分别为作用于后轮和前轮的支持力,81和SZ分别为后轮和前轮的滚动摩擦因数,只为车辆所受的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