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38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微波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菱角中甾醇类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萃取法首次从野生菱角皮和菱角仁中提取到甾醇类化合物,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提取液中总甾醇含量和其中β-谷甾醇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通过实验优选出最佳微波提取条件:以95%乙醇为提取剂,在微波功率为420 W,料液比为1:5(mg/mL)的条件下提取60 s.液相色谱分析采用HRC-ODS(150 mm×4.6 mm ID)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为V(甲醇):V(水)=0.96:0.04,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5nm,甾醇类化合物在6 min内得到了很好的分离.经检测菱角皮及菱角仁中总甾醇含量分别为0.624和0.813 mg/g,其β-谷甾醇的含量分别为0.508和0.716 mg/g.该方法测得菱角皮和菱角仁中β-谷甾醇含量的精密度分别为0.596%和0.268%.  相似文献   
32.
33.
兔儿伞中甾体类化学成分的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兔儿伞全草正己烷萃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甾体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波甾醇(2)、β-谷甾醇-3-Ο-β-D葡萄糖苷(3)、豆甾醇(4)、7?-羟基谷甾醇(5)。化合物4,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4.
马桑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以河南省西峡县采集的马桑为原料,经乙醇回流提取,通过硅胶柱、高效液相制备柱对氯仿段进行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分别为豆甾醇、β-谷甾醇、高级脂肪酸及其酯,其中,8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35.
以河南新县产的豨签草(siegesbeckia orientalis linn)为原料,经乙醇浸泡、提取,用硅胶进行柱层析,分离得4个化合物(A,B,C,D).根据理化性质及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质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A为奇任醇,化合物B由于量太少,未做结构鉴定,化合物C为β—谷甾醇,化合物D为氯化钾。  相似文献   
36.
TLCS法测定二陈丸中的β-谷甾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二陈丸中β-谷甾醇的含量.样品经提取点于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V(甲苯):V(乙酸乙酯)=4:1为展开剂,用质量分数5%硫酸乙醇溶液显色,85℃烘干定位,检测波长501nm。结果是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6%(n=5),RSD为2.8%。该方法可用于二陈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7.
瓯柑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溶剂提取法和柱层析分离法,从瓯柑籽中分离得柠檬苦素(C26H30O8),从瓯柑果肉中分离得β-谷甾醇(C29H50O).通过波谱分析(1H-NMR、13C-NMR,DEPT-NMR和2D-NMR)鉴定上述化合物结构.这两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瓯柑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8.
从红花锦鸡儿的根中提取分离得三个化学成份,经IR、MS、HNMR等波谱数据及文献资料鉴定为β-谷甾醇,C_(28)脂肪酸,芦丁.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龙胜香茶菜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龙胜香茶菜叶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分离出4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龙胜香茶菜素E(1)、鲁山冬凌草丙素(2)、β-谷甾醇(3)和十六烷酸(4)。结论:化合物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石油醚部位中活性成分β-谷甾醇含量近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