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27篇
  免费   898篇
  国内免费   1820篇
系统科学   979篇
丛书文集   742篇
教育与普及   189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51篇
现状及发展   116篇
综合类   24460篇
  2024年   155篇
  2023年   654篇
  2022年   481篇
  2021年   800篇
  2020年   779篇
  2019年   627篇
  2018年   290篇
  2017年   436篇
  2016年   552篇
  2015年   831篇
  2014年   1452篇
  2013年   1325篇
  2012年   1600篇
  2011年   1878篇
  2010年   1358篇
  2009年   1745篇
  2008年   2052篇
  2007年   2050篇
  2006年   1696篇
  2005年   1261篇
  2004年   956篇
  2003年   683篇
  2002年   556篇
  2001年   526篇
  2000年   646篇
  1999年   564篇
  1998年   170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315篇
  1992年   328篇
  1991年   260篇
  1990年   207篇
  1989年   218篇
  1988年   281篇
  1987年   177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0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A:用燃烧这个词只是形象地表示地核内部温度很高(内部大概4500℃),并非我们常说的燃烧。早期的学说认为,地球在形成之初是团炽热的液体,后来慢慢冷却形成了固态的地壳,而核心仍然保持高温液态。  相似文献   
992.
会聚技术,即以纳米技术、生物医学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技术等四大主要前沿技术融合所构成的全新技术领域(简称NBIC),把人类科技发展对象从人类周围的世界转向人类自身,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史无前例的巨变.美国各界对此展开了争论.大体上,争论可以分成技术进步主义与技术保守主义两大派.前者强调技术发展的必然性和人类自由的重要性,坚持科学技术是解放人类的力量,主张发展会聚技术以超越人类的生物限制;后者则以F.福山、B.乔伊、L.卡斯等人的观点为代表,依据"自然"的神圣性,主张对应当严格限制超越物种限制的技术使用.本文撷取争论中的主要观点,从尊崇自然还是自由的价值取向、技术发展必然性两方面分析了双方的分歧,认为,我们应以人类福祉为目标,谨慎推进会聚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3.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主办,教育部批准(教外司际[2007]1222号)吉林大学承办的地下水论坛2008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6月29-30日在长春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副处长姚玉鹏博士,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文东光处长,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韩晓峰教授、校长助理董德明教授,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赵勇胜教授、副院长卢文喜教授等均参加本次会议并先后致辞。  相似文献   
994.
殖民外太空     
《奇闻怪事》2013,(2):66+1-4
虽然有关2012地球末日的谣言已经不攻自破,但人类如何面对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地球灾难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因为地球并不是始终适宜人类生存的。众所周知,大约20亿年前太阳膨胀使地球的海洋沸腾,当时的地球并不适宜生物存在;除此之外,数十亿年之后仙女座星系将与银河系发生碰摘,人类或许将从地球上被抹杀;同时,约550千米宽的小行星带时常掠过地球轨道,科学家评估每隔30万年会有一箱小行星碰摘地球。  相似文献   
995.
空间目标语音增强技术在移动语音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为有效抑制空间干扰语音和背景噪声,采用声学矢量传感器(acoustic vector sensor,AVS),利用其结构的特殊性和各输出分量间的三角函数关系,引入阻塞矩阵,推导目标语音信号的功率谱,从而实现对AVS全向分量的最佳Wiener滤波获得增强语音。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空间语音干扰和背景噪声。该方法采用单AVS,计算复杂度低,具备移动设备上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996.
1969年7月20号,乘坐“阿波罗11”飞船的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地踏上月球表面。这个镜头及随后他的那句话:“对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而言,这是一大步”迅速传遍地球。然而在纪念“阿波罗”登月成功40周年之际,面对新一轮的探月热潮,并非都是一片赞同声。英国《独立报》的文章就对“送人上月球是否明智”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997.
<正>科学家称,地球已进入新的地质时期——新人类纪元。人类已对地球造成了巨大而空前的影响,正在进入地质史上的一个崭新里程:环境污染、人口增长、城市化、矿石的开采以及化石燃料的  相似文献   
998.
《科学大观园》2011,(11):36-37
据美国《发现》杂志报道,美国油轮"埃克森·瓦尔迪兹"号石油泄漏事故已经过去20周年,它时刻提醒着人们人类行为对这个地球产生的巨大破坏性。下列图片涵盖了这次事故和其他9项环境大灾难对地球造成的影响,虽然这些事故有些早已发生,但是它们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999.
王晶 《科技信息》2013,(2):215+218-215,218
本文介绍了一种只用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设计数控直流稳压电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Multi-instance multi-label learning(MIML) is a new machine learning framework where one data object is described by multiple instances and associated with multiple class labels.During the past few years,many MIML algorithm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many applications have been described.However,there lacks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to the learnability of MIML.In this paper,through proving a generalization bound for multi-instance single-label learner and viewing MIML as a number of multi-instance single-label learning subtasks with the correlation among the labels,we show that the MIML hypothesis class constructed from a multi-instance single-label hypothesis class is PAC-learna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