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19篇
丛书文集   99篇
教育与普及   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87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78年   1篇
  1943年   2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陆机诗歌绮靡风格及其成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机诗歌绮靡风格特征主要体现在陆机追求诗歌的"词藻宏丽"与诗歌的音韵美,陆机的诗歌特征还呈现出图画美等。而陆机诗歌绮靡风格的形成与西晋社会流行的嗜美心理、西晋文人的竞巧意识和西晋贵族集团的审美情趣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2.
在新诗民族化与大众化潮流中,马凡陀的山歌被誉为新诗创作的一个新方向。作为被左翼批评界认可的新诗样板,它可贵之处是一方面普遍调用丰富的吴语资源,另一方面则始终以底层市民的民生为重。新诗中的山歌道路仍是敞开的,其口语化、方言化、大众化的运行轨道,以及针贬现实、为民代言的品性,对当下诗坛仍然有借鉴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3.
试图探讨是"诗中有俗,俗中有歌"的文化现象以及这种"既是诗歌,也是民歌,更是民俗"美学特征和各自间的艺术演化的相互关系与关联.世俗"风化"与"民俗之诗"间的互动、互促、互相影响的审美与伦理教化关系被阐释得较全面而辩证,是我们认识诗、歌与风、民、俗等概念及其关系的一个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74.
杜云龙 《甘肃科技》2011,(14):183-184
探讨了心理辅导对德育工作的效用,在德育过程中运用心理辅导的策略,即善于聆听,运用共情,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思考、自我教育;充分悦纳,积极关注,激发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欲望;疏导心理,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人格。  相似文献   
75.
"诗言志"、"诗缘情"和"诗达义"三个理论命题构成了古代诗歌本体论的体系框架。古代既有"言志"之诗,又有"缘情"之诗,而"言志"诗和"缘情"诗又都包蕴着思想意义,"志"、"情"、"义"是构成古代诗歌本体的三个基本要素。这三个命题显示了古代诗歌本体论的多元化特点,共同诠释了古代诗歌的本质属性,建构了古代诗歌本体论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6.
唐前闺怨诗的作者几乎都是男性,女性则寥寥无几,到了唐代除大部分代言之作外,还有一些出自女诗人之手的作品.由于二者生活经历、写作视角、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作品在审美取向上有着明显的不同,男性代言之作不再局限于女性闺房的狭小天地,而是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和寄托作者的某种情志.由于女性审美主体生活在闺阁之中,审美视野单调狭隘,诗歌内容则重于表现个人情怀并呈现出"真"的特点.  相似文献   
77.
歌唱的技能是为歌唱的作品内容服务的,歌唱艺术的目的是传达思想、交流情感、表现情绪、描述情景。再优秀的嗓音,再动听的歌声,缺少了真实、丰富的情感,就不能感动他人,也就没有歌唱的意义。只有以"声"唱"情",声情并茂,才能赋予声乐艺术的生命力。情感的表达成了诠释作品的要求和声乐审美意识对声音质量的指令性要求。  相似文献   
78.
荀子的人性论不能很好地说明礼义法度的来源问题。荀子在《解蔽》篇中系统阐述了“心”与“道”的关系,他认为,心达到一种特殊的状态---“虚壹而静”之后就可以对道有发现和把握的能力。虽然“心”与“道”关系确立的前提是“心”的“大清明”状态,但是,这不代表人人都可以见道,只有圣人对道才有所理解。但是,这至少可以在理论上为礼仪法度的来源提供说明。同时,荀子承认“心”对于道有学习和接受能力。由此开始,圣人施教,后天之“伪”就建立起来了。  相似文献   
79.
后七子特别是王世贞、谢榛极力为之声张的诗歌法度规则,全面涉及诗之声律和结构问题,在相关的审美准则上呈现谨严和细密化的特点,此尤显于他们对诗歌用韵、平仄以及篇章句字之法的系统阐析,其中既包含了对传统诗法的汲取,也融合了他们各自独到的审美见解,尤在诗法的一端,进一步将技艺性的规则或方法纳入他们重点关注的视界,为文学“技巧概念”趋于加强的一种显在表征。同时说明,在相继崛起于明代中叶文坛的七子一派中间,愈益皈向于文学本体意义上的艺术经营,成为诸子体认文学价值的重要路径,也在某种意义上展现了他们维护文学自身审美特性的原则立场,就后七子来说,特别是王、谢在诗法问题上展开系统的阐述,以格外严细的标准相责求,则更不能不作如是观。  相似文献   
80.
游子兮归来     
余光中是中国"乡愁"派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他的作品中洋溢着一种大爱与大美。作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余光中一方面理想诗写的壮阔铿锵,另一方面又高扬着对故土深深的思念,把丝丝思念写的细腻而缠绵。他的后期"乡愁"诗作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凄美的恋歌,而他这杯满斟的生命之酒,深深影响了海外华文文学,让无数海外游子魂牵梦绕故国故园,铸就了他们心中的爱的圣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