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41篇
  免费   530篇
  国内免费   817篇
系统科学   1471篇
丛书文集   1105篇
教育与普及   1182篇
理论与方法论   723篇
现状及发展   138篇
研究方法   4篇
综合类   26565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394篇
  2022年   367篇
  2021年   378篇
  2020年   402篇
  2019年   376篇
  2018年   205篇
  2017年   295篇
  2016年   389篇
  2015年   704篇
  2014年   1548篇
  2013年   1458篇
  2012年   1703篇
  2011年   1953篇
  2010年   2044篇
  2009年   2270篇
  2008年   2677篇
  2007年   2586篇
  2006年   1980篇
  2005年   1617篇
  2004年   1373篇
  2003年   1171篇
  2002年   958篇
  2001年   923篇
  2000年   691篇
  1999年   526篇
  1998年   402篇
  1997年   338篇
  1996年   261篇
  1995年   223篇
  1994年   209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45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近年来,水污染事故时有发生,由于水污染导致的经济纠纷成为事故后面临的主要问题.从经济角度出发,结合水污染事故的具体特点,提出经济损失评估的两种指标,然后从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两方面对各指标项进行详细分析,并给出详细评估方法,进而建立了目前比较适用的水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02.
受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管理育人的内容和要求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联系实际,分析管理育人德育功能的内在要求,指出应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03.
环境意识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志,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至关重要.1970年代以来,我国开展了普遍的环境宣传教育,公众对环境和环境问题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环境宣传教育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在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中表现出明显差异.因此,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04.
随着国际环境争端的日益频繁,目前国际环境法中解决国际环境争端的机制已经明显落后,对如何完善国际环境争端的解决机制,学界研究非常有限。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的建议,即建立和健全国际环境合作组织、成立国际环境责任基金组织和完善国际环境诉讼体制。  相似文献   
105.
汉民族是农业民族,人们世世代代以农为业。农业以土地为本,作为心理的一种沉积,人民重视土地,安土重迁,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作为特殊公建的殡仪馆建筑,体现着对人的关怀:死者的安息,生者的哀思,所以较之物质功能,其精神功能更为重要。而且,各地的风土人情各有区别,这是殡仪馆建筑设计应该区别对待的。  相似文献   
106.
一、现代企业的主要特征 信息革命是继工业革命之后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强大动力源.工业革命催生了企业的出现,信息革命促进了现代企业的兴起.它使现代企业所处的时代、所面临的环境、所采用的范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7.
孙跃杰 《科技信息》2007,(32):144-145
本文以西安北院门历史街区中一普通民居为例,探讨构成历史风貌区的大量非文物性建筑遗产,在保护和更新方面面临的两难选择,提出应同时考虑历史地段风貌的保护和人居环境改善,从而积极地将建筑遗产保护纳入到现代物质生活中,改善人居环境,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8.
本文着重从气候变暖对人居环境产生的影响,人居环境如何适应气候变暖等几个方面来讨论气候变暖与人居环境的相互关系,并提出在气候变暖的情形下,提高人居环境舒适度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9.
高校内教育环境的不公平,是高等教育不公的又一重要内容。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高校内教师身份歧视现象严重,教师的地位极不平等;二是高校内学生身份歧视现象普遍,高校内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  相似文献   
110.
高校育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学校各级领导和教职工都应树立德育观念,确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意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校育人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利于体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因此,研究和探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高校工作“以德育人”的重要任务。 一、对高校校园文化环境的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