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0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81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132篇
教育与普及   15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8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314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志东 《广东科技》1997,(12):16-18
本发明是关于含有栗褐芽杆孢菌(Bacillusbadius)的微生物的动物用生长促进剂。 过去的技术 近年,为了安全、快速地进行畜禽生产,利用了各种物质作饲料添加剂,例如维生素A、维生素D等维生素类,脂肪酶、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等酶类,以及四环素、杆菌肽等抗菌性物质等已被广泛应用。现在的完全配合饲料,这些加快动物生长速度的  相似文献   
992.
毛壳菌产木聚糖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玉米芯为原料制备粗木聚糖的最优生产条件:60℃浸泡1 h,冷藏8-10 h,乙醇洗涤用量为原木聚糖溶液的2-3倍。用三种球毛壳菌及两种中国新录毛壳菌对以玉米芯为基质的木聚糖酶产酶效果作对比实验,结果发现:球毛壳菌ACCCC30566产生的木聚糖酶具有较高的酶活性。  相似文献   
993.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一降解苯酚菌株,经16s rRNA基因测序确定属于产酸克雷伯菌。研究了产酸克雷伯菌降解苯酚动力学行为,显示出该菌株具有显著的降解苯酚能力。  相似文献   
994.
以没食子酸为起始原料,经酯化、醚化、酰肼化、关环和硫醚化五步反应合成了9个新型的2-(3,4,5-三苄氧基苯基)-5-取代硫醚-1,3,4(口恶)二唑类化合物6a~6i,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NMR和MS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6h的活性最好,在50 mg/L浓度下对棉花枯萎病菌和黄瓜灰霉病菌的抑制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95.
Strain S2 is a lecithin (or phosphatidylcholine)- solubilizing bacterium, which was isolated from the rice rhizosphere in rural areas of Beijing, China. On the basis of a polyphasic study involving phenotypic tests,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tests, 16S rDNA sequence analysis, G+C content determination and DNA-DNA hybridizations analysis, strain S2 was identified as Pseudomonas alcaligenes. R alcaligenes S2 was mutagenized with Tn5 and four mutants showing decreased or increased solubilizing ability of lecithin were isolated based on the halo size around colonies on the solid plate supplemented with egg yolk. To characterize the genes of R alcaligenes S2 involved in solubilization of lecithin, the EcoR I fragments of the chromosomes from the four mutant strains carrying a single transposon were cloned, and the DNA sequences flanking the Tn5 were determined. The Tn5 insertion sites in the mutants M808, M1329 and M1400, showing decreased solubilizing ability of lecithin, were found to be located in the xcpS, xcpX and xcpW , respectively, whose products XcpS, XcpX and XcpW were the components of type Ⅱ secretion pathway. Complementation of xcpS, xcpX and xcpW could restore the corresponding mutants M808, M1329 and M1400 to solubilize lecithin. The data suggested that mutation in one of these xcp genes would lead to the absence of mature lecithinase secretion into the extracellular medium. The data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secretion of lecithin-hydrolyzing enzyme of R alcaligenes was via type Ⅱ secretion pathway. In the mutant M20 showing increasing lecithin-hydrolyzing activity, the interrupted gene showed 86% identity with chpA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O1, whose produc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twitching motility of the bacterial ceils.  相似文献   
996.
自28个昆虫病原线虫品系离体培养得到152株共生细菌菌株,筛选出高毒力菌株并提取杀虫粗提物,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线虫品系5的共生菌及其杀虫粗提物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幼虫有较高的胃毒活性,对未死虫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图2,表2,参9。  相似文献   
997.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灰花纹鹅膏菌(Amanita fuliginea)的肽类毒素进行分离,并对保留时间为60.807 min的成分进行了纯化,纯度达到99%.通过环肽检测、紫外光谱和质谱鉴定为一羟鬼笔毒肽(PHN),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72.36 Da.一羟鬼笔毒肽(PHN)能引起植物细胞坏死,对小白鼠的LD50为1 414μg.kg-1,能引起小白鼠肝脏充血,血液循环衰竭.  相似文献   
998.
梁慎  王政逸  刘朋娟  李德葆 《科学通报》2006,51(17):2037-2040
用TAIL-PCR的方法获得了A1-412突变体的T-DNA侧翼基因组序列, 测序结果表明, 外源T-DNA插入到稻瘟病菌G蛋白γ亚基基因MGG1 (Magnaporthe grisea G protein Gamma亚基)的启动子区域. MGG1编码93个氨基酸, 具有典型的G蛋白γ亚基结构域(GGL)和C末端CAAX框, 并与其他丝状真菌G蛋白γ亚基有较高的一致性. 外加cAMP能诱导部分A1-412分生孢子形成附着胞, 但这些附着胞的形态不正常, 不能穿透洋葱内表皮或水稻叶片. 另外, A1-412与相对应交配型的菌株杂交时几乎不产生子囊壳. 将MGG1基因重新导入A1-412突变体可部分恢复上述表型. 这些结果表明, G蛋白γ亚基MGG1可能涉及稻瘟病菌形态分化、有性生殖、致病性等方面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研究了膜生物反应器中非丝状菌膨胀的原因以及此类膨胀对污泥混合液过滤性能的影响和通过污泥黏度、胞外聚合物和污泥颗粒粒径三方面对膜生物反应器中的污泥混合液进行了分析;运用死端过滤实验方法,研究了非丝状菌膨胀时污泥混合液过滤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污泥沉降性能与污泥黏度有较好的相关性,活性污泥中的胞外聚合物是引起非丝状菌膨胀的关键因素;膜生物反应器中污泥非丝状菌膨胀主要因反应器中累积的高浓度胞外聚合物所致;非丝状菌污泥膨胀极大影响了污泥混合液的过滤性能,污泥膨胀后过滤阻力急剧增大.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体外复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模型,研究了苦参水煎液与环丙沙星联合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影响及协同杀菌效果,结果显示,1/16、1/4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的苦参水煎液可显著增加1/41、/2 MIC的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抑菌活性,两药合用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