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2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92篇
系统科学   83篇
丛书文集   217篇
教育与普及   24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8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5425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387篇
  2011年   477篇
  2010年   403篇
  2009年   480篇
  2008年   510篇
  2007年   500篇
  2006年   302篇
  2005年   262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8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关于地球生命起源"同源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俊 《自然杂志》2004,26(5):286-290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问题是一个千古之谜,也是现代科学亟待解决的难题.从20世纪80年代起,笔者就现有主要学说及其引证材料和相关事实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以此提出了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与地球形成同源的假说,即"生命地球同源说",并不断发展与完善.本文试以生命起源研究或争论中的一些关键和核心问题--如地球生命起源的环境问题、时间问题、有机演化问题以及相关的一些科学问题等为焦点,通过分析讨论阐明"同源说"的基本思想和主要观点,并以此来解释生命起源研究中的某些问题和现象,进而就"同源说"提出的不同于现有生命起源学说的一些观点和论点进行综合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32.
<文选>学是钱钟书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其一生的事业之一.正因为钱公对<文选>学进行了长期的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把选学推向一个新阶段,可称之为钱氏<文选>学.其内容特点有三:全、深、新.  相似文献   
133.
重庆开埠刺激和推动了四川社会的近代变迁.传统经济成分逐步缩小,近代经济成分日益增加;社会阶层不断整合与流动;社会组织已较大程度突破血缘与地域关系,开始取向于社会和个人价值实现;近代学堂破土而生,新文化逐步得到传播,观念意识不断趋新解放.由于社会的急剧转型,受制于经济环境、人口和其他社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四川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体现出相当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134.
The most prominent cooling event of the Earth surface during Cenozoic in the long-term transition from a non-glaciated planet, or “green-house world”, to a polar, glaciated planet, or “ice-house world”, is the Earliest Oligocene Glacial Maximum (EOGM) above the Eocene/Oligocene boundary at about 33.7 Ma. Planktonic and benthic foraminiferal oxygen and carbon isotopes, carbonate content, and coarse fraction, along with high-resolution color reflectance an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records during 35-30 Ma, from deep-water Sites 1262 and 1265, Ocean Drilling Program (ODP) Leg 208 in South Atlantic, reveal the global cooling event occurring in both surface and deep ocea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arliest Oligocene δ^18O values during 33.5-33.1 Ma represent the magnitude of continental ice sheets on east Antarctica and indicate the large decrease in both surface and deep water temperatures of worldwideoceans. The δ^13C records show the large excurs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EOGM event and indicate some types of shift in global carbon reservoir, probably demonstrating the sudden increase in organic carbon burial rates and the changes in the distribution and timing of production. At the same time, lithologic composition, carbonate content, color reflectance, and coarse fraction brought about significant changes close to the Eocene/Oligocene boundary, reflecting the abrupt deepening in the carbonate compensation depth (CCD). Changes in carbonate content were revealed from the color reflectance identify periodicities associated with eccentricity of the Earth‘s orbit (100 and 400 ka), further indicating orbitally forced global climate variations in the Early Oligocene.  相似文献   
135.
A megascopic algal fossil assemblage was first discovered by Ma Guogan and Chen Meng‘e in the black shales of the Neoproterozoic Doushantuo Formation in Miaohe Town, Zigui County, Hubei Province in 1978. Formal naming of the Miaohe Biota was proposed by Cheng Meng‘e and Xiao Zongzheng in 199112j, and eleven morphological genera have been previously described. including megascopic algae and putative metazoans .Ding et al. greatly expanded the scope of the Miaohe Biota to 9 phyla consisting of 140 genera, including microphytoplanctons, megascopic algae, metazoans, spongesand trace fossils. Xiao et al. further restudied this fossil assemblage, concluding that only about 18 distinct taxa could be recognized and that many Miaohe taxa are poorly defined or svnonvmous.  相似文献   
136.
有关建筑形式与风格的命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广为争论的热门话题。这由来已久的争论又常常因为时代的发展而加入各种新潮的概念与名词。这也许是建筑的文化属性所决定了的,是一种令人两难适从的情形。因为,正是这种往往被视为空谈的争论,在十九世纪中叶关于新建筑的讨论中,为现代建筑运动后来的发生与发展做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前奏。而那一切又是在以现代建筑所赖以生存的钢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前约半个世纪之久的年代产生的,其意义之重大可想而知。一、建筑艺术艺术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艺术也不排斥技术,不能认为一说建筑是艺术,就无法解…  相似文献   
137.
从安利、雅芳到如新,一个个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采用的都是直销方式.本文从如新公司出发,运用SWOT分析了如新直销方式的内外部威胁和优势,试图探索一条直销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8.
分析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影响,揭示出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与新资本协议接轨的难点,给出了加强我国银行业风险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9.
张磊 《世界知识》2018,(3):11-11
【英】《新政治家》2018年1月6日1936年9月,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生于意大利米兰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在米兰大学法学系求学期间,他通过勤工俭学完成学业。他最初以建筑商身份在意大利闻名。1978年,他建立第一家有线电视台Telemilano,创建家族企业费宁韦斯特集团,其后建立第一家私人电视台"5频道",并收购"意大利1"电视台、"电视4台"及最大的出版集团蒙达多里出版集团.  相似文献   
140.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新经济、新产业发展的需要,发展新工科,对接新兴产业,培养新工科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和研究前沿。聚焦如何提高高校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首先阐明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蚌埠医学院卫生管理系为例,从课程设置、学生竞赛、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校企合作等5个方面为切入点,探索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