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18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7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Priority Areas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PABCs) are the key areas for futur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China. In this study, we used 5 dynamic global vegetation models (DGVMs) to simulate the ecosystem function changes under future climate change scenario in the 32 terrestrial PABCs. We selected vegetation coverage, vegetation productivity, and ecosystem carbon balance as the indicators to describe the ecosystem function chang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woody vegetation coverage will greatly increase in the Loess Plateau Region, the North China Plain, and the Lower Hilly Region of South China. The future climate change will have great impact on the original vegetation in alpine meadow and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The vegetation productivity of most PABCs will enhance in the coming 100 years. The largest increment will take place in the southwestern regions with high elevation. The PABCs in the Desert Region of Inner Mongolia-Xinjiang Plateau are with fastest productivity climbing, and these areas are also with more carbon sink accumulation in the future. DGVM will be a new efficient tool for evaluating ecosystem function changes in future in large scale. This study is expected to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future ecosystem management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under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182.
叶片作为航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对整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起着关键性作用.一直以来叶片型面的尺寸、形状精度在加工和检测过程中均有着严格要求.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线激光扫描的叶片三维型面重构方法.首先,基于研制的叶片四轴检测装置,结合线性编码器与线激光传感器实现了叶片型面的快速扫描与数据采集.然后,提出基于叶片基准面几何特征的多视场扫描数据拼接方法,完成了叶片型面的高精度重构.最后,以典型叶片为实验对象进行型面重构实验,并将重构数据与三坐标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叶片截面轮廓的平均偏差在0.040mm以内,标准差小于0.028mm.验证了提出的叶片型面重构方法的精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3.
无线传感网中覆盖与连通问题对网络通信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并且连通与覆盖问题也是无线传感网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首先采用图像灰度处理技术来计算节点对监测区域的覆盖率;然后采用洪泛路由协议判断网络是否连通并建立不同通信半径下,节点数与网络连通概率的关系;最后综合分析实验结果获得保证网络覆盖与连通的参数.与图像分割方法相比,采用图像灰度处理技术计算覆盖率,减少了计算量和对计算的要求,同时也提高了计算效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仿真,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网络的覆盖和连通.  相似文献   
184.
针对现有的商标检测方法存在依赖大量训练样本、不利于应用扩展的问题,本文基于最大稳定极值区域特征检测算法及选择性搜索,提出了不依赖特定商标的、用于获取大规模类别下的可能商标区域的商标区域快速估计法.利用最大稳定极值区域对选择性搜索产生的待测窗口进行过滤,两个方法互相提供信息,从而实现快速准确的商标区域估计.  相似文献   
185.
在简要论述稳态大视场偏振干涉成像光谱仪(SLPIIS)的干涉成像原理的基础上,重点对稳态大视场偏振干涉成像光谱仪的通量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在考虑透射比的情况下,推导了偏振器偏振化方向及二分之一波片的光轴取向偏离理想方向时通量随偏角的变化关系,给出了最大调制度情形下的通量数值,这种稳态大视场偏干涉成像光谱仪适用波长范围广,具有结构简单、超小型和大视场补偿功能,突出了高稳态,高通量的显著特点,特别适合航  相似文献   
186.
人工蜂鸟算法在求解高维度复杂优化问题时,易陷入局部极小值,导致算法收敛停滞。提出一种改进的人工蜂鸟算法(improved artificial hummingbird algorithm,IAHA),并用其优化无线传感器网络部署。首先对蜂鸟个体和最优蜂鸟之间距离进行正切函数变换,以最优蜂鸟位置为基准,以变换的距离为飞行尺度,提出一种新的觅食策略。其次,在迁徙觅食阶段,使用柯西分布对最优蜂鸟信息进行扰动,将扰动结果赋予最差蜂鸟,取代基本人工蜂鸟算法的随机赋值方法。在12个基准函数上的数值实验表明,IAHA的寻优性能优于6种对比算法。在4种监测区域上进行了无线传感器网络部署优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IAHA获得的平均覆盖率高于对比算法,且传感器分布均匀,适合求解无线传感器网络部署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7.
针对当前芯片验证平台搭建速度慢和验证覆盖率收集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通用验证方法学(UVM)的报文验收滤波模块验证方法。该方法利用Python脚本语言搭建UVM平台框架结构,引入随机事件种子并结合可约束随机测试技术收集验证覆盖率,实现报文验收滤波模块的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收集模块功能的验证覆盖率为100%,与Verilog语言搭建的验证平台相比,代码数据量减少94%,缩短验证平台搭建时间。  相似文献   
188.
视场合成技术在推扫式成像光谱仪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扫式遥感仪器可以采用多个镜头进行视场合成以提高仪器的总视场.视场合成技术涉及光学、机械、电子学系统技术.从光机设计、装调工艺、电子学设计等方面阐述了视场合成技术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和主要的措施.采用视场合成技术设计了五个子模块视场合成的成像光谱仪.最后,采用两个成像子模块构建试验成像装置,得到效果良好的视场拼接图像.  相似文献   
189.
设计验证(Design Verification)在数字系统设计中已经非常重要。功能验证成为了现代数字系统设计周期地瓶颈。作为对基于仿真地验证方法改进的一次尝试,介绍了一种基于有限状态机生成测试向量的方法。它有效地提高了状态空间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190.
个性化推荐系统评价方法综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推荐系统任务的不同,介绍了不同的准确性度量指标以及各自的优缺点;介绍了准确度之外的其它指标,例如推荐多样性、覆盖率等;指出了目前评价指标存在的缺陷,以及未来可能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