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2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31.
高建忠 《科技信息》2011,(21):I0314-I0314
为提高贫水山区水井的出水量,作者采用了清水钻进的施工方法。本文根据作者多年清水钻进施工经验,详细介绍了清水钻进的优点、方法及注意事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32.
文章介绍了该孔的钻探施工技术,解决了施工难题,总结了在深孔钻探中采用钻进设备、钻孔结构、泥浆配制、施工工艺、钻进参数等钻探技术方面的钻探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233.
陈忠猛 《广东科技》2013,(14):140-141
通过工程实例,探讨了市政浅埋暗挖施工洞口管棚工程,水平高压旋喷桩+泥水平衡跟管钻进管棚施工联合措施,很好地控制地面的沉陷变形量。  相似文献   
234.
文章介绍了胜利海上长裸眼形成原因及攻关历程,分析了针对长裸眼井的固井技术。通过对影响长裸眼井固井质量不利因素的分析,采取了双级固井、环空回压扣双凝水泥浆体系、优质高效前置液和套管外封隔器、单级双封固井等工艺技术,解决了长裸眼井固井质量难以保证的难题。该技术在埕北和桩海区块6口井中的成功应用,在冀东海上8口井成功应用了单级双封固井工艺,为同类井的固井施工提供了一套较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35.
坚硬砂岩的PDC钻进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目前PDC钻头在钻进硬地层过程中技术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的现状,在专用试验装置上用微型PDC钻头对坚硬石英砂岩进行了钻进特性的模拟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依据建立的经验公式及其钻速模拟计算结果进行PDC钻进特性的分析研究.试验研究证实和得出了PDC钻头钻进硬地层的可能性和各技术参数对其敏感程度的定性结论,首次提出了影响其技术性能发挥的"低钻压、高转速"理念应予改变的观点.  相似文献   
236.
设计合成了一例香豆素衍生物L,作为选择性识别Cu2+的探针。在Tris-HCl溶液(0.02 M,C2H5OH/water=8/2,V/V,pH 7.2)中,L本身为淡绿色,加入Cu2+后,溶液变为桃红色,吸收光谱红移148 nm;荧光猝灭率达到96.8%。L对其它金属离子(K+,Na+,Ca2+,Mg2+,Cd2+,Ag+,Fe3+,Pb2+,Hg2+,Cr3+,Co2+,Ni2+,Zn2+)产生不明显的响应。  相似文献   
237.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乙醇为溶剂,无需外加任何催化剂,用3-(2-溴代乙酰基)香豆素、硫脲和芳香族甲醛三组分一锅法合成了12个香豆素噻唑腙类化合物,其中8个化合物是首次报道.反应微波功率为150 W,反应时间15-20 min,产率60%-86%,对合成的新产物进行了熔点、1H NMR、13C NMR和HRMS表征.考察了化合物3g、3j和3l对Cu2+的识别作用,结果显示,化合物3l与Cu2+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考察化合物3l对13种金属离子的识别作用,发现化合物3l对Cu2+、Co2+和Ni2+表现出良好的UV-Vis及裸眼识别能力.滴定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3l与Cu2+形成了1∶1型配合物,3l与Co2+和Ni2+均形成了2∶1型配合物.当pH值为3时,化合物3l可选择性识别Cu2+.  相似文献   
238.
完井方式的选择对油气田开发至关重要,裸眼完井具有简单、方便、成本低和产量高等优势,但也容易发生井壁失稳,特别是对于疏松砂岩储层而言,因此在确定采用裸眼完井之前,必须先对其在目标储层的可行性进行评价。本文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储层为例进行研究,该层段为一套疏松砂岩储层,胶结程度不高,为确定其裸眼完井是否可行,本文在 公式法的基础上,考虑油气渗流所引起的附加应力,建立了井壁岩石周向应力的计算方法,提出了改进后的井壁稳定性评价模型。根据目标储层现有地质、测井及测试及室内实验方法获得的资料,应用上述模型,进行了目标储层井壁稳定性评价,并进一步分析了井斜角度、压力衰减和储层产水三个因素对井壁失稳的影响,与现有完井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储层裸眼完井是不可行的认识,应采用套管完井并辅以防砂固井等措施。该结论对于其它疏松砂岩储层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239.
煤矿水平井钻柱在钻进过程中,随着钻进深度增加,钻柱在重力作用下与井壁产生复杂的碰撞接触,由此产生的托压效应更加显著,使得钻柱动力学特性随钻进深度增加而发生明显改变,进而影响钻柱的疲劳寿命。基于岩石-钻头-钻柱-井壁耦合动力学分析模型,通过有限元动态仿真,研究了钻进至不同深度下钻柱的纵向、横向和扭转振动特性,分析了钻进过程对钻柱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钻进深度增加,钻柱纵向跳钻现象呈现“平缓—剧烈—平缓”的趋势,横向扰动呈现“小范围蠕动—大范围扰动—小范围蠕动”的特点,扭转方向剧烈涡动占比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钻柱主要动力学指标与钻进深度呈非线性关系。因此在对钻柱系统进行动态分析及优化时,不能只分析特定深度,应包含整个钻进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