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47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东春 《少儿科技》2008,(9):18-18
这难道还是什么秘密?肥皂的本领当然大啦。咱们的衣裳脏了,可都得靠它才能洗干净呢!不过,你知道肥皂的这些本领吗?推"小船"把火柴尾从中间劈开,被劈开的那段长度约占火柴总长度的四分之一(如图1)。然后,在被劈开的那段火柴中夹上一小块肥皂。  相似文献   
472.
味精,意即鲜味之精华,炒菜做汤加少许味精,就会倍觉鲜美。难道在工业上也有这么一种调味佳品吗?是的。无论是在食品、纺织、医药等轻工业,还是在石油、化工、采矿等重工业,都有一种类似味精的物质,用量微乎其微,但作用神奇,这就是表面活化剂。 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 一般人对表面活化剂这个名字可能感到生疏,其实它几乎无处不在起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使用肥皂、牙膏、洗衣粉等日化产  相似文献   
473.
研究了全氟王基苯磺酸钠(FS)与不同离子类型的碳氢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复配体系,结果表明.复配体系具有较强的增效作用,水溶液浓度为0.03%时,表面张力可降至30mN·m-1以下.其中FS/OP-1O复配体系增效作用最显著,在FS/0P-lO=1:3(质量比)时,表面张力降至20 mN·m-1以下,并具有较低的界面张力.  相似文献   
474.
本文测定了四种两性表面活性剂(BS-12,OB-2,LAB,LAO)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等电区,发泡能力,润湿性,乳化作用,Krafft点和增稠性能,探讨了化学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475.
王伟  魏清晨  王茂 《甘肃科技》2004,20(11):130-130,118
就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并针对具体的测量数据,计算了标准不确定度和总不确定度,给出了结果的正确表示。  相似文献   
476.
以大学物理实验中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为基础,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进行实验操作.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利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特长,灵活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溶液配制和计算模拟等工作,分析影响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因素,得到了液体表面张力系数随质量浓度变化的拟合曲线和近似表达式.通过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477.
表面张力法研究了288K时6-OTs-β-CD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形成的超分子包络物及CTAC的表观临界胶束浓度(CMC。)与6-OTs—β—CD浓度的关系。研究发现,CTAC与6-OTs—β-CD可形成包结比为2:1的超分子包络物,包络物表观稳定常数为2.0×10^3L/mol。表面活性剂的表观临界胶束浓度(CMC^*)与环糊精的浓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78.
脉冲电场对大豆分离蛋白溶液表面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高强脉冲电场(PEF)对大豆分离蛋白(SPI)溶液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高强脉冲电场对大豆分离蛋白溶液ξ电位、氨基酸种类和表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脉冲场强的不断增强,10mg/L及20mg/L的SPI溶液的ξ电位绝对值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前者的ξ电位值在场强为10kV/cm时为-27.60mV(其绝对值达到最大),后者的则在场强为20kV/cm时为-32.57mV(其绝对值达到最大),此规律与SPI溶液中带负电荷氨基酸与带正电荷氨基酸的差值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SPI溶液的表面张力随着脉冲场强的增强先增加,而后经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在较高场强下(25~35kV/cm)又有所降低.这说明脉冲电场处理对SPI溶液的作用机理在于:高强脉冲电场处理影响了氨基酸的极性和电负性,进而影响了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到ξ电位和溶液稳定性.  相似文献   
479.
本文研究了高强脉冲电场对大豆分离蛋白(SPI)溶液ξ电位和表面张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较低场强脉冲电场对SPI溶液的ξ电位影响不大,随着脉冲场强的进一步升高,不同浓度的SPI溶液呈现出不同的规律。对于浓度为10mg/ml的SPI溶液,其ξ电位值随场强的增大不断减小;而对于浓度为20 mg/ml的SPI溶液,其ξ电位值随场强的增大出现明显的波动,当场强为20 kV/cm时其ξ电位达到最高。考察溶液中氨基酸组成的极性与电负性,发现经20 kV/cm场强处理后,蛋白质溶液中极性氨基酸增加了70.36 mg/100g,且负电氨基酸增加量大于正电荷氨基酸增加量。SPI溶液表面张力随着脉冲场强的增强先增大,然后呈减小趋势。这一结论解释了脉冲电场处理对SPI溶液的作用机理在于:PEF处理影响了蛋白质溶液氨基酸的极性及电负性,从而影响到双电层电位差和溶液稳定性。  相似文献   
480.
用最大气泡法测定了几种活血化瘀中草药针剂复方丹参、灯盏花素、血色通、盐酸川芎嗪、刺五加等水溶液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复方丹参注射液、灯盏花素、血色通注射液水溶液有较大的表面活性,盐酸川芎嗪、刺五加水溶液几乎未观察到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