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47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41.
采用吊环法测定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 S,1 000 mm2/s)在甲苯、环己烷、丁酮以及环己烷和丁酮混合溶剂中的表面张力随浓度的变化关系。在P rigog ine-D efay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高分子链节有效浓度的概念,获得了相应的计算高分子溶液表面张力的改进模型,该改进模型对实验数据关联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59%;对PDM S(1 000 mm2/s)在丁酮-环己烷混合溶剂体系的表面张力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44%。  相似文献   
442.
用多元回归和Butler方程分别计算了金川镍闪速炉熔炼渣和冰镍的表面张力.运用Girifalco-Good方程,计算了金川镍闪速炉熔炼渣与冰镍间的界面张力,分析了界面张力与炉渣成分、表面张力及温度的关系.提出了改进金川镍闪速炉冶炼工艺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43.
初步研究了锡、锆乳浊釉在珐琅生产中的应用可行性,并确定了最佳配方.讨论了釉的膨胀系数和坯釉适应性,表面张力和釉层表面收缩性的关系;分析了乳浊程序与铜绿现象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锡、锆乳浊釉可以代替传统的砷、铅乳浊釉,且产品釉面无裂纹,针孔少,平整度好.  相似文献   
444.
研究了保护渣吸附不同质量分数Al2O3夹杂对其熔化温度、黏度、表面张力和结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保护渣吸附Al2O3夹杂后,熔化温度上升,黏度增加,表面张力有下降的趋势;当碱度在0.85~1.17时,保护渣吸附夹杂后熔化温度和黏度变化幅度不大,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碱度在0.92~1.07时,保护渣表面张力的变化较小,有利于夹杂物的吸附,是保护渣吸附夹杂物的适宜碱度范围;随Al2O3夹杂的增加,渣中枪晶石和硅灰石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445.
通过Legendre微分变换得出以温度、压力和表面积为独立变量时的热力学特性函数,应用相应的Maxwell关系式讨论了薄膜系统的表面张力的内能。  相似文献   
446.
447.
本文提出了根据由chatel法所测出水平垫片上液滴的投影尺寸,通过计算机求算表面张力、液滴体积和润湿角的数学方法。编制了适用于单板机(ZX-48型)的BASIC语言程序。用此程序计算Hg、Cu、Cu(40%)-Sb和Sb的表面张力,验证了它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48.
本文对硅碳结合型的聚硅氧烷—聚醚接枝共聚物ZW51的表面化学性质作了一些研究,并与硅氧碳结合型产物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1)ZW51的表面活性强、效率高。其水溶液的临界胶团浓度(cmc)约为0.025%(wt),Υ_(cmc)=32达因/厘米;(2)稳定性好,在中性水溶液中贮存40天或在酸性水溶液(PH=3—4)贮存一周后,其表面张力几乎不变;(3)在有机溶液中也显示了一定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449.
溶液表面张力实验数据的计算机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使用多项式拟合溶液表面张力实验数据时可能出现的不合理情况及采取的对策,并报告了部分数据处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450.
该文研究竖直螺旋槽管壁面液膜形成及流动特性,建立了单组分流体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并得出解析解,并分析了壁面几何形状对液膜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液膜的形状主要受表面张力影响,在表面内弯处液膜较厚,而在槽道起始部液膜较薄,相对于光滑直管、竖直螺旋槽管壁面液膜具有均匀的厚度分布和更好的传热传质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