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高地玲 《科技信息》2013,(9):472-472,486
<正>道路是经济社会建设中重要的基础设施,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动脉。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栽植行道树,到秦朝开始了大面积推广。《吕氏春秋》载:"子产相郑,桃、李垂于街",这是用树木绿化街道的最早记录。  相似文献   
12.
当一个城市的每一株行道树、每一簇灌木丛,都有了自己的"电子档案";当城市中的每个居民,都可以通过"网上认领"而成为中心绿地中某棵小树小草的"爸爸妈妈";当动物园中每只珍稀动物,都摆脱了铁笼,而享有设施完善的"生态住宅"和"个体隐私";当人们继"人"、"动物"之后,开始通过信息手段关注"森林"的健康;这时,人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城市正踏上"数字绿化"时代的征程!  相似文献   
13.
14.
分析行道树的结构有利于城市行道树的规划、建设与管理.为了掌握通辽市科尔沁区行道树的结构特征,更好的发挥其作用.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通辽市科尔沁区13条主要街道的行道树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通辽市科尔沁区行道树共有乔木13种,分属于7科8属,共5776余株,其中榆树(Ulmus pumila L.)、银中杨(Poplus alba 'Berolinensis'L.)、国槐(Sophora japonica L.)、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四个树种占行道树总数的68.6%.行道树平均树高为8.2m.树高在5-15m的就占其总株数的82.5%.行道树平均胸径为17.7cm.调查区内树木的径级主要分布在10-20cm,占总数的63.8%.有82.1%的行道树评为健康,整体健康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行道树生态经济价值分析,了解城市森林中树木发挥的各类生态效益,为校园行道树种植规划以及道路的合理分布提供参考。【方法】调查南京林业大学校园5个区域行道树树种组成、胸径和树高结构以及树木类型,共取得2 350株立木资料,分析研究校园行道树结构组成,并运用i-Tree模型对对校园行道树进行定量的森林效益评估,包括节能效益、净化空气效益、吸收二氧化碳效益、截留雨水效益和美学效益5个方面,并将效益值转化为相应的经济价值。【结果】研究区行道树属于31科49属54种,树木种类多为落叶阔叶型乔木,其中樱花、二球悬铃木、马褂木、樟树和银杏的数量最多; 以胸径为≥8~46 cm的树种为主,其中胸径为≥8~15 cm的441株,占18.77%; ≥15~30 cm的1 132株,占48.17%; ≥30~46 cm的507株,占21.57%。通过i-Tree模型对南京林业大学行道树的总生态效益评估可得,研究区主要道路上的2 350株行道树年创造总效益值为1 023 101.29元,其中校园行道树的美学效益最高,占总效益的65.67%; 其次是截留雨水效益,占总效益的17.05%,节能效益占总效益的13.02%; 减少CO2效益与改善空气质量效益比分别占总效益的2.65%、1.61%。各个区域中,教学区为行道树主要种植区,效益最高,占总效益的43.62%; 其次是居民区,占总效益的19.43%; 行政区、活动区和生活区分别占总效益的15.17%、11.21%和10.56%。不同的树种在各生态效益上的贡献率不同,二球悬铃木、银杏、马褂木、樟树的总生态效益贡献率最高,占总量的比例分别为21.97%、18.09%、14.50%、8.57%,共占生态总效益的63.13%,超过了总效益的一半。【结论】研究区总树种类型丰富,多样性高,但在活动区缺少高大乔木。生活区节能效益和改善空气质量效益低,建议种植枫杨、七叶树等树种。居民区水杉、银杏和二球悬铃木树种分布均匀度最高,所得到的单株效益和总效益均为各区首位。行政区尽管面积和道路长度最小,但杨树种植多区域单株效益较高,区域截留雨水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6.
黄超 《汉中科技》2012,(1):60-60,51
阐述当地行道树病虫害发生特点,行道树病虫害种类,病虫害防治具体措施,行道树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是城市绿地养护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以线的形式,分布于城市,联系着城市中分散的"点"和"面"的园林绿地,以此组成完整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城市行道树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骨干树种,在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园林绿化事业的迅猛发展,城市行道树的品种不断丰富,但什么样的种类最适合地区环境和经济环境,以及城市自身特点显得十分重要,应该引起本城市绿化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恩施市园林绿化树种的调查与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促进恩施市生态园林化进程,报道了对恩施市园林绿化树种调查的结果,对这些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状况、园林观赏效果、抗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和评估,并总结了恩施市园林绿化树种的特点不足之处,对今后恩施市园林绿化树种的发展对策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评价忻州市行道树以及确立行道树评价模型,为忻州市乃至山西地区新优行道树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忻州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选取了该区域的23种主要行道树作为研究对象,选择行道树功能、景观、生态特性及后期养护中的14个主要评价指标(遮荫、降噪、滞尘、绿期、冠幅、树干、树叶、抗寒、抗旱、抗瘠薄、抗病虫害、栽植成活率、养护难易和耐修剪性),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模型,对忻州市行道树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行道树分为3级:Ⅰ级有5种,Ⅱ级有9种,Ⅲ级有9种,其中Ⅰ级为优先推荐的树种,Ⅱ级次之,Ⅲ级最次.  相似文献   
20.
行道树安全性评估是城市树木安全防护的重要内容,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评估行道树安全现状,对城市安全精细化管理及行道树有机更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南京市主城区法桐行道树为例,通过整合法桐行道树多种出险记录,构建了南京市法桐行道树安全性调查数据库;通过计算不同时空维度的出险频度来评价法桐行道树安全性;利用GIS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究了法桐行道树路段出险频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玄武区、鼓楼区、秦淮区是南京市法桐行道树的高频出险行政区,其中玄武区总出险频度最高,达到5.2%.玄武区内北京东路-中山路-中山东路-太平北路所围街区是法桐行道树逐年高频出险路段集中区域.法桐行道树出险路段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热点,其中鼓楼区的出险热点数量最多,达到23条,主要集中在中山路沿线路段.法桐行道树出险的主要原因为断枝和车撞树,分别占总出险事件的38.34%和15.45%.针对重点出险区域出险原因提出相应建议,为未来行道树的城市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