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0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探讨都可喜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对32例治疗组及30例对照组进行检验研究.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MMSE量表治疗前治疗后积分差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都可喜治疗血管性痴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2.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的疾病,其病因不清。AD最显著的神经病理组织学特征是老年斑和神经原纤维缠结。现已发现,β-淀粉样蛋白在老年斑的形成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是神经原纤维缠结的主要原因;载脂蛋白E与AD发病相关。此外,AD病变的第3种病理现象AMY斑块可能代表一种新的病因。早老蛋白及蛋白质样传染颗粒亦与AD有一定联系。现就AD发病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  相似文献   
93.
快速老化模型小白鼠(Senescence AcceleratedMouse,SAM)由日本京都大学竹田俊男教授经20年近代延交培育而成,具备均一的遗传背景和稳定老化病态特征[1~3].  相似文献   
94.
本文探讨肉豆蔻提取物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形态变化的影响。运用神经行为学方法,检测对空间学习和记忆变化的影响。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肉豆蔻提取物,对海马区神经元的形态变化及对小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先,对照组的学习和记忆功能比其他组有明显优势,治疗组比模型组进步明显;其次,海马区锥体细胞对照组正常,模型组出现神经元变性征象,肉豆蔻提取物处理组神经元形态明显得到了恢复和改善;再次,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模型组的大脑皮质和海马区域可见大量棕黄色的颗料,肉豆蔻提取物处理组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由此可见,肉豆蔻提取物不仅能有效地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及损害,具有增强学习和记忆力的功效,还对神经有保护、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拟人类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变.方法:(1)采用改良的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法,建立VD样学习记忆障碍的大鼠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成3组:VD模型组、假造模实验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2)采用水迷宫行为学试验,观测各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结果:VD模型大鼠发生了空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与两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本研究制成的VD样学习记忆障碍的动物模型具有较好的仿真脑性痴呆的特点.(2)水迷宫试验能较真实地反映动物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96.
《科学大观园》2014,(5):46-47
<正>根据中国部分地区调查,60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4.2%。老年心理问题从性别结构来看,男女患者比例约为6∶4。人老了以后,随着身体上的衰老、工作的退休,就会产生各种心理上的问题,诸如多疑、自卑、不安全感等。需要子女在生活中多加关注和关心,严重的要去医院进行就诊。根据中国部分地区调查,60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4.2%。老年心理问题从性别结构来看,男女患者比例约为6∶4。  相似文献   
97.
采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两肾一夹型)观察海洋硫酸多糖DPS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内皮素-1(ET-1)含量的影响。DPS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造模第二天起分别以12.50,25.00,50.00mg/kg口服预防给药五周,每日给药一次。于约给药前、给药后第三周和第六周分别测定动态血压和心率。实验结束前,从每只大鼠取6mL,用试剂盒测定血清中NO的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冰中AngⅡ和ET-1的含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14mg/kg)作为本实验阳性对照药。结果:DPS口服预防给药五周,可显示增加血清中NO的含量和降低血浆中ET-1的含量,且呈剂量依赖性;DPS亦能降低血浆中AngⅡ的含量,但未见剂量依赖性。结论:海洋硫酸多糖DPS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体内NO生成或释放、降低AngⅡ和ET-1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补肾醒脑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中粘附分子的影响,探讨该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Wistar大鼠经筛选、造模后随即等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喜得镇组(C组)、补肾醒脑方组(D组),每组10只均灌胃给药。A组和B组采用蒸馏水,C组给予喜得镇,D组给予补肾醒脑方。术后第2d、4d、6d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术后1W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粘附分子ICAM-1、VCAM-1 、P-selectin、E-selectin的含量。结果:D组AAR习得率较B组各个时间点均明显提高;与B组相比较,ICAM-1、P-selectin含量差异极其显著(P<0.01)。结论:补肾醒脑方可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控制下调粘附分子的含量,降低血管的炎性反应,从而保护大脑组织。  相似文献   
99.
目的 分析转移性肝肿瘤DSA的表现特点,评价血管性介入性治疗的方式和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本院1998年1月~2005年12月间收治的原发病灶已经切除的65例转移性肝肿瘤的DSA表现特点及血管性介入性治疗的方法和生存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对多血供及中血供的转移性肝肿瘤采用肝动脉药物灌注(TAI)+肝动脉磺油栓塞(TAE)治疗;对少血供者单纯采用TAI+微球TAE治疗,治疗次数1~9次,平均3.6次;患者介入后生存时间1个月~28个月,平均生存时间11.6个月,弥漫型和巨块型引起的肝区疼痛明显得到缓解.结论 同原发性肝肿瘤相比,转移性肝肿瘤的DSA表现有着自身的特点;血管性介入性治疗是目前转移性肝肿瘤非手术治疗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治疗手段;针对其DSA的不同类型应选择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0.
都可喜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都可喜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对32例治疗组及30例对照组进行检验研究.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MMSE量表治疗前治疗后积分差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都可喜治疗血管性痴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