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8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高孔低胶结砂岩储层饱和度和压力变化的时移地震AVO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X油田高孔低胶结砂岩储层在含油饱和度和压力变化时纵、横波速度计算方法,并将计算数据与实际测井资料进行了对比。岩石物理参数计算和时移地震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正演模拟表明,X油田油藏含油饱和度变化时,地震纵波速度变化十分明显,而横波速度变化较小;储层顶反射P-P波AVO曲线变化明显,而P-S转换波AVO曲线变化很小。油藏有效压力变化对地震纵、横波速度有近似程度的影响,储层顶反射P-P波AVO曲线在入射角较小(θ<20°)时变化明显,而P-S转换波AVO曲线在入射角中等(30°<θ<50°)时变化明显。模拟结果对分析X油田时移地震可行性,确定油藏变化范围,区分油藏含油饱和度和压力变化,乃至真正实现时移地震定量解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无损伤血氧饱和度测量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脉搏血氧测定法的测量原理 ,以及采用指套式传感器、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 0C5 0芯片和A/D转换器等构成的无损伤血氧饱和度测量系统的电路及程序 .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较高饱和度土的动力加固法的加固机理和作用的简要阐述 ,针对一具体加固的工程实例进行实地测试 ,并根据试验分析结果 ,对较高饱和度土的动力加固法作用及效果作出比较科学合理的评估  相似文献   
24.
本实验以不同类型的砂岩为试样,在常温常压下用超声参数测定仪测量了饱和度、频率和流体类型对多孔隙岩石中声波衰减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在干燥岩石中,纵波衰减比横波高;在被流体完全或部分饱和的岩石中,纵、横波的衰减均高于在干燥岩石中的衰减,横波的衰减的增加量比纵波大,并以复杂的方式依赖于饱和度。(2)在饱和盐水的岩石中,声波振幅随频率的增高而呈指数衰减。在低频段,声波有较大的衰减变化率;在某一特征频率(600kHz左右)之后,振幅与频率基本无关。(3)对同一块样品,饱和不同类型的流体,声波的振幅随流体的粘度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5.
用流线方法模拟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建立了实用的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数学模型,在力求模型简化的同时,较为全面地考虑了驱替过程的主要渗流机理(如界面张力变化、粘度变化、吸附等)。模型忽略了微乳相的形成,适用于低pH值三元复合驱体系。用流线方法求解该模型,在结合边界元方法确定复杂边界条件下稳态渗流场流线分布的基础上,对流管内的一维渗流问题求解。应用显式全变差递减(TVD)法求解饱和度方程;求解浓度方程过程中,采用Crank—Nicolson差分格式进行空间项离散,对时间项变量进行了拟线性处理,保证了计算的稳定性。新建模型具有输入参数较少、计算快捷的优点,并适用于任意形状边界条件下各种井网配置的复合驱驱替动态计算问题。与化学驱软件UTCHEM的计算结果对比,证实该模型计算结果可靠、计算速度快、稳定性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6.
为解决卤水输送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结盐现象,减少结盐层厚度的增加给相关工业生产带来不良后果,采用卤水中常见的硫酸钠作为溶质,主要针对管路结盐的诱导期进行研究,观察传热试验段硫酸钠结盐初期的生长特性,即结盐诱导期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过饱和度是结盐诱导期的主要影响因素.由于溶液过饱和度提高,管壁上结盐成核速率增大,诱导期持续时间随溶液质量浓度升高而减短.同等工况下随着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初始温度降低,溶液结盐诱导期缩短,环境温度高,延长诱导期.流速小于1 m/s时诱导期随速度增加而增加,流速大于1 m/s时,诱导期不再变化.  相似文献   
27.
致密砂岩气藏水锁伤害及对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评价致密砂岩气藏水锁伤害对储层的影响程度,设计了适于测定致密砂岩水锁伤害的试验方法,开展了室内试验研究,并分析了水锁伤害对气藏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致密砂岩束缚水饱和度较高,平均为47.67%,水锁伤害率平均为76.49%,水锁伤害严重。渗透率越低的岩心,水锁伤害越严重。水锁伤害主要发生在含水上升的初期阶段,水锁伤害率随含水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小;水锁伤害对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水锁发生后,气体产能下降幅度超过了60%;水锁伤害半径越大,对产能的影响也越大,影响程度达到17.78%。致密砂岩储层水锁伤害要以预防为主,因此,油气田现场要适时地采取措施防止水锁伤害的发生,并建立合理的气井生产制度。  相似文献   
28.
通过动态监测技术的引进和实施,监控油水井井底压力变化、研究油藏剩余油饱和度分布规律,并利用监测资料的解释结果,结合生产实际指导实施挖潜,提高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9.
为了研究考虑裂隙-岩块间水交换时单裂隙非饱和渗流的影响因素,应用分形几何法生成裂隙开度分布,根据毛细吸持理论和入侵准则形成充水域,基于水量平衡方程,建立了能考虑裂隙-岩块间拟稳态水交换的单裂隙非饱和渗流分析模型.进行了不同岩块孔隙率、不同岩块渗透系数及不同岩块初始饱和度情况下的单裂隙非饱和渗流数值模拟,以单裂隙非饱和渗透系数为评价指标,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岩块孔隙率对裂隙渗透性影响甚微;岩块渗透系数和岩块初始饱和度对裂隙渗透性存在较大影响,岩块渗透系数越大,裂隙-岩块间的水交换越剧烈,裂隙渗透性变化越明显,裂隙非饱和渗透系数随岩块初始饱和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岩块渗透性较好或裂隙与岩块干湿差别明显的情况下,不能忽略裂隙-岩块间的水交换.  相似文献   
30.
本文以资料对比的方法讨论了芦岭煤矿各煤层瓦斯涌出的差异。分析了8号煤层瓦斯涌出量,认为应对8号煤预抽瓦斯。这种情况下,煤层吸附瓦斯形成一种有用的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