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综合类   1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铜、锌离子抗性菌筛选及重金属作用下富集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湖南临乡桃林矿区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高抗铜、锌菌株,经26S rRNA D1/D2鉴定为Aspergillus aculeatus.该菌株单抗铜400 mg/L、锌800 mg/L.优化条件下:30 ℃,pH值5.0,起始离子浓度50 mg/L,摇床转速120 r/min,培养时间120 h,菌体对铜、锌离子的吸附率为54%和60%.铜、锌离子浓度50 mg/L时,菌体内谷胱甘肽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98和0.88 mg/g;而正常菌体内只有0.04 mg/g.可初步认为谷胱甘肽的增加缓解了铜、锌离子对Aspergillus aculeatus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82.
目的合成水溶性氨基二硫代甲酸型螯合树脂(DTCR),评价其对模拟含铜废水的处理效果。方法采用红外光谱对合成物进行表征,利用模拟含铜废水考察自合成物(DTCR)的除铜能力。配制不同浓度的游离态Cu2+与络合Cu2+(EDTA、NH3)的模拟废水,控制其pH值、DTCR的加入量以及絮凝剂(FeCl3)加入量,搅拌一定时间后,静置,取上层清液,采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残余Cu2+的含量。结果在反应时间为20min,DTCR捕集剂加入量为48~73.2mg/L,FeCl3(浓度为0.9mg/L)加入量为5~7mL,pH值为3~6时,废水中Cu2+的去除率可达到96%以上,经过处理的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结论该方法优于传统处理方法,可以在弱酸性介质中除铜,不必事先进行破络等预处理,故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3.
研究了双羧基螯合纤维对水溶液中Cu(Ⅱ)的吸附行为,探讨了吸附时间、溶液pH和温度条件变化对纤维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羧基螯合纤维对溶液中Cu(Ⅱ)离子具有较快的吸附速率,其吸附10 min时即可达到97%的去除率,且其吸附动力学行为可用Lagergren准一级速率模型进行描述,最佳吸附pH为4~5.23,在0~30℃范围内温度对吸附基本无影响.不同流量条件下纤维吸附Cu(Ⅱ)的动态穿透曲线实验表明,流量对出水中Cu(Ⅱ)离子浓度具有较大影响,合适的流量下,双羧基螯合纤维可用于Cu(Ⅱ)污染水体的深度净化,使出水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靶向FECH的siRNA在肿瘤荧光成像中的作用.方法:设计并合成靶向FECH的siRNA,用脂质体转染剂Lipofectamine2000携带后转染H08910PM细胞,用RT-PCR半定量检测细胞中FECHmRNA的表达用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体外检测H08910PM细胞的荧光强度.结果:siRNA...  相似文献   
85.
通过“802”螯合微肥在新疆荒漠生态环境条件下,对棉花不同生育期、不同剂量喷施后 的影响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缩节胺混用,试验其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通过质谱分析法和理论计算首次对新螯合萃取剂4,4'-十二烷二酰基双PMP的质谱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与报道,并对其基峰、主要碎片离子形成的机制和规律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87.
铅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螯合诱导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螯合诱导技术作为强化植物吸收重金属的技术备受关注,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螯合诱导技术在提高植物修复铅(Pb)污染土壤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并探讨了该技术的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8.
环保型螯合分散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烯酸、马来酸酐以双氧水为40化剂,合成了共聚物,该共聚物具有较强的螯合Fe^3 、Ca^2 的能力。作为螯合分散剂的一个组分,丙渗改—马来酸酐共聚物与葡萄糖改钓和有机膦进行复配,复配物整合Fe^3 、Ca^2 离子的性能达到同类产品的水平,而且易于生物降解,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型螯合分散剂。  相似文献   
89.
一种新型金属螯合亲和色谱固定相的制备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正庚烷乳液中生成1.5μm的无孔脲醛树脂-二氧化锆复合微球基体,其与丙烯酸甲酯进行迈克尔加成反应后,通过亲核取代反应与螯合剂亚氨基二乙酸(IDA)键合,制成IDA-UF-ZrO2固定相,此固定相与铜离子(Ⅱ)螯合后,形成金属螯合亲和色谱固定相(Cu-IDA-UF-ZrO2).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样品,考察了两种新合成的固定相的色谱性能,结果表明BSA在Cu-IDA-UF-ZrO2上的保留时间比在IDA-UF-ZrO2上的保留时间有所增加,同时BSA在Cu-IDA-UF-ZrO2上的保留主要受固定金属离子与蛋白质侧链上氨基酸间配位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本文用pH电位法研究了HPDP的五级离解作用;测定了其逐级离解常数;计算了离解过程的热力学参数△G、△H、△S。同时对HPDP与金属离子的螯合能力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