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12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Silk fibroin is becoming a promising biomate-rial because of its excellent biocompatibility. However, theregenerated fibroin is usually soluble in water and its me-chanical properties should be improved. Although manymethods, such as adding other polymers or treating withmethanol, can ameliorat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insolubility, the biocompatibility of fibroin is usually dam-aged in these processes. In this article, it is first reported thatthe insoluble fibroin films are directly prepared withoutmethanol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e (FTIR) and the X-ray dif-fraction (XRD), the amount of IS-sheet conformation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concentration. When fibroinfilms are dried from 15 wt% at 60℃, the films become in-soluble in water. More importantly,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elongation of the insoluble fibroin films dried from 15% so-lution at 60℃ reached 15.9 MPa and 49.4% respectively in the wet state, which is distinctly superior to the fibroin films treated with methanol.  相似文献   
72.
热处理对桑蚕丝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普通桑蚕丝纤维和经壳聚糖处理的桑蚕丝纤维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热处理,研究热作用对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真丝纤维经热处理后均产生失重与泛黄现象,且壳聚糖处理真丝纤维较普通桑蚕丝更明显.热处理后,普通桑蚕丝纤维结晶度提高,壳聚糖处理真丝纤维结晶度下降,同时其纤维表面出现皱缩条纹.经壳聚糖处理的真丝纤维更易老化.  相似文献   
73.
丝蛋白膜免疫传感器的研制及临床分析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道了一种可用于临床测定甲胎蛋白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丝蛋白膜作为固定甲胎蛋白抗体的载体,Ag-AgCl电极作为换能器,直接电位法测定。  相似文献   
74.
真丝绸双活性基染料染色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分析固色碱剂种类及其用量、中性盐用量、染色温度等因素对双活性基染料在蚕丝织物染色中的影响,初步探讨该染料在真丝织物上的键合性能.研究表明:该染料对真丝染色较对棉的条件温和得多,在温度为80℃、pH值为9.0时,对真丝有较好的染色效果,且能满足生产需要的牢度指标.  相似文献   
75.
《蚕丝:钱学森传》是美国华裔作家张纯如创作的科学家传记,也是纪念钱学森的红色档案。张纯如以丰富的史料再现了钱学森的传奇人生,充分展现了一位中国科学家和共产党员的人格魅力。她以朴实的文笔勾勒出一位智慧非凡、个性鲜明的天才科学家形象,突出表现了钱学森身上特有的中国科学家精神品质——爱国、奉献、求实、创新,为传承和发展中国科学家精神提供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76.
丝素蛋白作为生物材料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丝素蛋白作为动物细胞生长基质和生物材料对于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探索丝素薄膜性能的进一步优化。通过细胞计数和噻唑蓝(MTT)法实验表明,丝素薄膜上猪髋动脉内皮细胞生长的密度是普通细胞培养基质上的242.01%,细胞在薄膜上的贴壁率为在普通基质上的238%。经由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处理后,薄膜上的细胞生长密度是未经处理薄膜上的115.98%,细胞的贴壁率为在普通细胞培养基质上的269%。因此,丝素蛋白薄膜可作为动物细胞生长基质,经aFGF处理的薄膜显示更优越的细胞亲和性。  相似文献   
77.
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在不额外添加稳定剂的条件下,以蚕丝还原氯金酸制备了多边形金微米颗粒.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选区电子衍射发现,多边形金微粒为面心立方结构的单晶.红外光谱分析进一步发现蚕丝纤维蛋白表面的酚羟基发挥还原作用,在蚕丝纤维表面原位还原形成金晶粒并进一步晶化生长为多边形金晶体.  相似文献   
78.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结合聚苯胺、多壁碳纳米管和金纳米粒子-丝素蛋白复合物构建新型检测多巴胺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分子印迹聚合物以多巴胺为模板,正硅酸乙酯和苯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功能单体合成。当pH值为7.0,模板与单体的物质的量比为1∶5时,该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5.0×10-8~9×10-6mol/L,检测限(LOD)为1.02×10-8mol/L。重复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4%。  相似文献   
79.
采取碱脱胶法对广西产桑蚕茧脱胶条件进行优化,利用苦味酸胭脂红法和扫描电镜对蚕丝脱胶程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蚕丝在脱胶浴比为1:200,脱胶30 min的条件下,其表面丝胶可脱除效果最好。将蚕丝脱胶所得丝素蛋白分别溶解在CaCl2-EtOH-H2O、LiBr-H_2O和LiBr-EtOH-H_2O3种溶剂中获再生蚕丝素蛋白溶液。在相同条件下,采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对比研究蚕丝索蛋白的构象,结果表明碱脱胶法得到的天然丝素蛋白以β-折叠构象为主,再生丝素蛋白溶液构象以无规卷曲为主。对比3种溶剂对蛋白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中Li~(+)比Ca~(2+)对丝素蛋白的二级结构扰动更显著,倾向破坏蚕丝素蛋白的β-折叠构象,且溶剂中加入适量乙醇会进一步促进金属离子对丝素蛋白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闫凯 《科学世界》2012,(9):15-15
历史上一直被用作高档纺织品原料的蚕丝,现在又有了新用途。《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7月的一篇文章让人们认识到,蚕丝蛋白可以提高对热敏感的生物制剂——疫苗、抗生素——的耐热性,并延长它们的保质期。疫苗因其高效和便宜的特点拯救了世界各地的病患,然而这类生物制剂在使用和运输途中必须在低温下冷藏才能保持生物活性。疫苗成本的80%是花在冷藏设备上的。美国塔夫茨大学的科学家耶奈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