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12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蚕和蜘蛛都是动物界非常优秀的“纺织能手”,它们吐的丝的优良性能令我们人类称奇。科学家致力于研发“人造蚕丝”、“人造蛛丝”,以满足我们除衣着服饰以外的更多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32.
采用Coucttc流变仪对家蚕丝素溶液的粘弹性进行研究。对于生丝丝素溶液,当丝素浓度较稀时(如4w/v%),溶液表现出牛顿流动行为;当丝素浓度较高时(如25W/V%),溶液表现出复杂的非牛顿流动行为。成烈的家蚕丝腺中的丝素,在剪切速率大于0.25s~1时,能引起纤维化。  相似文献   
33.
家蚕基因组研究对蚕业学科和产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蚕业科学技术一直处于平台期,没有大的突破。影响产量、质量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蚕丝业整体生产效益低下,严重影响产业稳定和持续发展。但是,随着家蚕基因组的完成,将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与创新源泉,将使我们掌握参与蚕茧产量和质量形成的相关功能基因,了解这些基因的作用方式和特征,比较全面、准确地认识家蚕生物特性的遗传基础和分子调控机制,为提高蚕茧产量、改善蚕茧品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同时,家蚕作为模式昆虫,其基因组研究以及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在农林科学与人类疾病研究等学科发展中意义重大,并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家蚕基因组研究,在蚕丝产业与模式生物的研究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34.
通过测定在不同的温度、pH值下,二氟一氯嘧啶型染料在蚕丝、羊毛和棉纤维上的上染率、固着率和总固着率,初步探索该染料在蚕丝纤维上的成键性能.研究表明,该染料在温度为70℃、pH值为8.5~9.5时,对蚕丝织物有较佳的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35.
明胶/丝素共混多孔膜的制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明胶与家蚕丝素的共混多孔蛋白膜,探讨了交联剂用量,共混比例及冷冻温度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指出戊二醛对共混多膜具有明显的交联作用,膜内丝素与明胶的相容性较好,蛋白质的结构以无定形为主,通过与明胶共混,能够改善多孔丝素膜的拉伸性能。  相似文献   
36.
聚乙二醇-丝素共混膜物理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PEG)以不同比例混入丝素可形成共混丝素膜,并具有良好的拉伸性、透水、透;气、透光性和一定的生物降解与溶解性。实验结果表明:虽PEG和丝素的可混合性稍差,但在一定的透水、透汽性和较好的柔韧性前提下,可达到创面膜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7.
丝素蛋白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丝素蛋白作为一种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着重阐述了丝素蛋白在组织工程领域中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38.
A new method of preparing silk fibroin (SF) solution used in the decterospinning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SF was dissolved in the LiBr/CH2O2 solution directly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method wa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SF was dissolved in CaCl2 ternary solution. The structure of SF films and the morphology of SF nanofibers were examined by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 fourier transform intrared (ATR- FTIR) spect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optical polarizing microscope.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new method is a faster, more convenient and high cfficieat way to get the SF solu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F fiber made by the new metbod is much better.  相似文献   
39.
天然丝素制备三维多孔支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盐沥滤法制备三维多孔丝素支架,在丝素多孔支架上培养人成骨肉瘤细胞、成纤维细胞及肝细胞.研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发现多种动物细胞在盐沥滤法所制备的丝素多孔支架材料上能够很好地黏附和增殖.通过调整丝素水溶液的浓度、溶解丝素溶剂体系、NaCl添加量和NaCl粒径,制备出结构和性质可以调控的三维支架.该结果为丝素多孔支架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0.
本文合成了含溴乙酰基活性染料,并与含氯乙酰基染料反应活性及染料一丝朊键 的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前者的反应性无沦在酸性、中性或碱性介质都 较后者活泼;在较缓和的染色条件下。前者具有较高的竭染率和固色率。同时指出, 引入第二个活性基团可以提高染料纤维键的稳定性及染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