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4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三次采油中泡沫的性能及矿场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室内试验装置上考察了泡沫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性能.结果表明:泡沫流体流动阻力较大,其视粘度超过各单一组分粘度;泡沫体系的视粘度随渗透率的增大而增大;在多孔介质中流动时,泡沫压差分布均匀,不会形成端面堵塞;泡沫对于油水具有选择性封堵能力,在残余油含量较低时,封堵能力强,流速低,残余油含量高时,泡沫不稳定,封堵性能差;泡沫流体良好的驱油效果,可以提高采收率20%以上.现场应用证明,泡沫能够显著提高注入压力,改善油层吸水剖面,提高油井产量,降低含水率.  相似文献   
72.
一种新的识别低电阻率油层的交会图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充分认识砂层厚度对苏北盆地低电阻率油层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砂层厚度与电阻率的交会图识别低电阻率油层的方法.首先给出低电阻率油层的厚度和电阻率的范围,以此作厚度与电阻率的交会图,在交会图上可以确定出油层和水层的包络线,据此可以给出低电阻率油层的厚度及电阻率的上、下限值;再结合人工神经网络识别低电阻率油层的方法,对油层、水层及干层进行进一步判别.应用此方法对苏北盆地沙7断块阜三段低电阻率油层进行了判别.结果表明,此方法有效提高了对低电阻率油层的识别能力,提高了测井解释的符合率.苏北盆地沙7断块阜三段经此方法判别,新增低电阻率油层12个,大大提高了油田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3.
研究区油气分布受构造、断层、沉积和油源等因素影响,造成油水关系复杂,油藏类型多样,给油藏评价和开发带来困难.薄荷台一大榆树地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受多种因素制约,对其成藏主控因素的分析是下步油藏评价、油气开发突破的关键.着重分析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建立油气成藏模式,总结油气富集规律,寻找有潜力的油气富集区块,为开发优选有利目标区打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预测研究区存在2个构造和4个岩性有利油气聚集带.  相似文献   
74.
子长采油厂长2油层递减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子长采油厂长2开采层位的产量递减规律研究为目标,利用阿普斯(J.J.Arps)递减模型,结合产量变化规律计算得出子长采油厂长2油层1985年、1986年、1998年、1999年投产井产量递减遵循指数递减规律,同时数值模拟了长2油层自然能量开发以及注水开发的递减规律。产量递减规律的研究,为该油藏制定开发方案、油藏配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5.
徐长浩 《科技信息》2011,(16):132-133
砂砾岩油藏岩性、物性、电性及含油性之间的关系复杂,测井评价困难较大。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可以测量地层总自然伽马、无铀伽马、铀、钍和钾的含量,在砂砾岩油藏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以陈家庄凸起南斜坡带砂砾岩油藏为例,介绍了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在储层划分、隔层和裂缝的识别、储层敏感性分析以及油层识别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6.
地质研究是油田精细开发的基础。主要对即将开展的喇嘛甸油田北东块三类油层三元复合驱油试验区块油层条件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研究了试验区油层发育状况、隔层分布状况,并根据试验区油层水淹状况,分析剩余油类型及分布,并与三类油层聚合物驱试验区高Ⅱ1-18油层条件进行了有针对性地对比。结合聚驱试验参数设计及经验,可以为三类油层三元试验参数设计提供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7.
为了认识断裂密集带在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聚集成藏中的作用,利用地震解释结果对断裂密集带的发育和成因进行了研究,得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发育有大量T2断裂,这些T2断裂在平面上呈35个密集带分布.它们主要是由基底活动、斜拉调整和火山口分布控制形成的.通过油藏解剖及油成藏条件空间匹配关系研究,得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成藏模式: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在其内超压作用下沿着断裂密集带边界断裂向下伏扶杨油层中运移,再在浮力作用下向断裂密集带两侧扶杨油层侧向运移,在地垒构造上的断块或断层-岩性圈闭中聚集成藏.通过断裂密集带与油分布关系研究,得到断裂密集带对扶杨油层运移成藏有4个方面的控制作用:①断裂密集带两侧是油聚集的有利地区;②断裂密集带附近,扶杨油层距青一段源岩底面越近的油层,油越富集;③断裂密集带两侧地垒构造是油聚集的主要场所;④距断裂密集带边界断裂越近,油井产能越高.  相似文献   
78.
小尺度沸溢油池火灾燃烧速率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胜利原油对小尺度沸溢火灾燃烧速率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别记录了直径为0.1、0.15、0.2 m的原油沸溢油池火灾的燃烧过程,测量了燃烧速率和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根据燃烧速率和火焰高度变化对沸溢火灾燃烧进行阶段划分。探讨了不同直径及初始油层厚度对沸溢火灾燃烧速率的影响,在燃烧速率基础上建立沸溢强度模型。结果表明:沸溢火灾燃烧可以分为预燃、准稳态燃烧、沸溢燃烧、火焰熄灭4个典型燃烧阶段;沸溢燃烧阶段的燃烧速率和火焰高度显著大于准稳态燃烧阶段;沸溢火灾各阶段燃烧速率均随油池直径的增大而增大,且沸溢燃烧阶段的增幅明显大于准稳态燃烧阶段的增幅;准稳态燃烧阶段的稳定燃烧速率与初始油层厚度无关,随油池直径的增大而增大;沸溢强度随初始油层厚度的增加及油池直径的减小而增大,并与初始油层厚度和油池直径间的比值成正比。  相似文献   
79.
通过露头、岩芯、显微薄片多尺度裂缝描述及应用古地磁、地层倾角测井等裂缝检测方法,并结合注水开发动态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长6油层储层裂缝特征及其注水开发影响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长6储层显裂缝主要以EW为主,次为SN向,局部发育NE及NW向裂缝;微裂缝由构造缝及成岩缝组成,近平行于大裂缝方向发育;在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E80°的现今应力场背景下,外力诱导致使东西向裂缝优先开启和连通,油井受效明显,含水上升快且易产生水淹,近南北向裂缝处于挤压闭合状况,裂缝孤立、连通性差,油井见效缓慢。采取适应性较好的菱形反9点注采井网形式以及不压裂投注、注水井组不同方向生产井采取不同的压裂参数等技术方法是改善裂缝向特低渗储层注水开发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0.
胜利油田稠油油藏氮气泡沫驱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胜利油田的油藏条件,利用物理模拟实验和油藏数值模拟技术,详细研究了油层非均质性,原油粘度,油层韵律性等油藏条件对氮气泡沫驱油效果的影响,并对起泡剂浓度,注入气液比,泡沫注入量,转驱时机等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氮气泡沫驱具有优良的封堵调剖能力,能很好地改善非均质性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适合于氮气泡沫驱开采的油藏条件,所得结果对胜利油田选择合适的氮气泡沫区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