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4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聚合物驱目前成为大庆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手段,随着主力油层聚合物驱产量的逐年下降,需要在二类油层开展注聚以实现产量衔接.本文通过对北一区断东东块二类油层两年多的注聚情况,认真分析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效果,阶段总结出谊区块二类油层注聚见效规律及认识,为今后大面积推广二类油层注聚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32.
叶成  吴瑞松  张宏芩 《科技信息》2010,(17):33-33,54
油层保护是防止地层污染,防止洗井水倒灌;油管锚定是锚定油管及井下抽油泵,防止油管蠕动,提高泵效。本文介绍的油层保护锚,是把丢手接头、封隔器、油管锚三个工具设计成一件工具,同时达到以上三件工具的性能,取消3个工序(丢手、水泥车释放、捞丢手),在达到上述分项工艺要求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效率40%,节省资金70%以上。  相似文献   
33.
随着低渗透储层勘探储量的不断增加,近些年来,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在不同的油田及区块,低渗透油藏又各具特点,开发技术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压裂改造是改善低渗透储层物性的比较有效的方法,对于不同的井层,应使用不同的压裂工艺。对于低渗透储层而言储层保护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4.
吐哈盆地油砂连续抽提地球化学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吐哈盆地7个油砂样连续抽提研究,结果表明自由态组分、油气包裹体和黏土吸附油气组分分子地球化学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油气包裹体和黏土吸附油气组分具有明显的湖相泥岩地球化学特征:(1)较高的Ph/nC18比值和较低的Pr/Ph比值;(2)较高的C26三环萜烷/C24四环萜烷、C23三环萜烷/(C23三环萜烷 C3017α(H)藿烷)、C21/(C21 ∑C29)甾烷、Ts/Tm和C29Ts/C2917α(H)降藿烷比值和较低的C19/C21三环萜烷比值;(3)相对较高的C27和C28规则甾烷含量和较低的C29规则甾烷和重排甾烷含量.表明早期注入这些油层的油气组分来源于前侏罗系湖相泥岩,晚期注入的油气组分来源于侏罗系煤系地层或煤岩。  相似文献   
35.
李志勇 《科技资讯》2007,(3):201-202
参照国外对沥青路面再生利用的研究,探讨废旧沥青混凝土利用在我国高速公路养护中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6.
为探索海上稠油火烧油层开发的可行性,针对渤海稠油油藏开展了火烧油层物理模拟实验。根据石油沥青组分测定法,分析渤海稠油原油组分;通过热失重与扫描量热同步热分析仪测试活化能等高温氧化反应动力学参数;采用一维燃烧管实验模拟评价燃烧稳定性及驱油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渤海稠油组分特征与国内陆上油田相似;稠油高温氧化活化能为157 kJ/mol,与陆上油田相近;油藏火驱前缘推进稳定,燃烧前缘最高温度773 K左右,出口CO2浓度长期稳定在12%以上,高温氧化燃烧状态良好;火烧驱油效率95.1%,空气油比548 m3/t,驱油效果较好。研究成果为海上稠油油藏火烧油层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7.
利用岩心分析和测井资料,对永安镇油田几口关键井的岩性、物性、电性和含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该区S^下2储层四种特性之间的关系式。结果表明,该区四种特性的相关性较好,所得到的计算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和泥质含量的经验公式,经实际资料计算与取心分析资料的误差分析检验,精度较为可靠,为该区的储层特征、油气水分布规律和沉积微相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水平井挖掘正韵律厚油层潜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整装油藏资料建立了正韵律厚油层的概念模型,对水平井挖掘厚油层潜力的影响因素和技术参数界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为提高油藏采收率,水平井注采井组中注水直井在上部注水效果较好;地层垂向渗透率应保持一个最佳值;无因次隔层面积最好大于6.9。采用水平井挖潜,无因次水平段长度应大于0.25;剩余油富集地层厚度应大于4.3m;厚油层整体含水率应低于95%;生产压差和产液速度应保持合理水平。  相似文献   
39.
下寺湾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在深湖相泥岩中发育巨厚的含油浊积砂体,拓宽了油气勘探领域。长7油层组主要发育浊积扇沉积中扇亚相、外扇亚相,中扇亚相可以识别出辫状水道、水道间漫溢、无水道席状砂等微相,其中辫状水道是主要的储集砂体;长7浊积扇为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沉积物继续滑落至深湖区形成的湖底扇沉积,受控于湖盆底形及其前缘分流河道,呈宽缓带状东北-西南向展布。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7油层浊积沉积体系特征,垂向演化规律和有利储积砂体的分布规律研究,对指导和加快长7油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
针对油田薄差油层动用较差的实际,开展了综合利用二、三次加密调整井网,进一步缩小注采井距,改善井区注水状况的方法研究,从理论上确定了薄差油层的合理注采井距,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些认识,从而可为油田高含水期薄差油层的开发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