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对K562细胞体外诱导脐血T细胞活化TCRζ链基因表达情况。方法:常规分离4例脐带血单核细胞,分别与抗CD3单克隆抗体、单纯K562细胞、SEA以及SEA联合K562细胞共培养,诱导T细胞活化增殖,并设空白对照组。刺激培养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提取mRNA并合成cD-NA,采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和相对定量检测TCRζ链在不同组别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β2微球蛋白基因(β2M)作为内参,根据相对定量公式:2-ΔΔCt计算TCRζ链表达差异倍数。结果:抗CD3单抗组、K562细胞组、SEA组、SEA联合K562细胞组诱导培养T细胞中TCRζ链表达差异倍数分别是(4.52±0.96)、(1.65±0.26)、(1.43±0.44)、(3.41±0.30),表明各组均有活化T细胞的作用,但各组TCRζ链表达水平有差异,其中SEA联合k562细胞组的T细胞ζ链基因表达均明显高于单纯k562组及单纯SEA组(P0.01)。结论:超抗原SEA有助于增强K562细胞体外诱导T细胞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5种浓度的亚硒酸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结果:5种浓度的亚硒酸钠的抑菌环直径分别为10.2mm、12mm、13.8mm、15.6mm、16.8mm,青霉素和红霉素的抑菌环直径则各为7.2mm、9.4mm。结论: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要强于青、红霉素(P<0.001),并与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3.
亚精胺对小麦离体叶片衰老过程中核酸和核酸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亚精胺(Spd),亚胺环己酮(CHM),5-氟尿嘧啶(5-Fu)与钙离子(Ca^2+)单独或配合处理小麦离体叶片表明,Spd对RNA含量和RNase活性不存在转录水平的调节,而主要是通过“电荷效应”抑制RNA含量降低,对RNase可能通过抑制其合成和由于“电荷效应”抑制其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为了探讨常用抗生素与蘘荷配伍后的联合抑菌效果。方法使用蘘荷、头孢拉定、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青霉素和头孢呋辛为试验药物,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试验菌种,采用倍比稀释法和棋盘稀释法分别检测最小抑菌浓度和联合抑菌浓度指数。结果表明蘘荷、青霉素、头孢拉定、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2 mg/mL和0.25、2、2、0.5、0.125μg/mL,蘘荷分别与头孢曲松、青霉素联用后表现为相加作用,蘘荷分别与头孢拉定、头孢呋辛联用后表现为无关作用,蘘荷与左氧氟沙星联用后表现为拮抗作用。结论表明蘘荷分别与头孢曲松、青霉素联用可以达到高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的作用,对蘘荷临床应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5.
为满足对活细胞进行数小时以上跟踪观测的实验需求,设计了一种能放置在显微镜载物台上对其进行持续动态观测的原位恒温培养系统。系统以微控制器STM32为核心,以增量式PID算法实现对温度的高精度控制,采用引入权重矩阵的分布式温度控制技术保证了微型培养箱内的温度高均匀态。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温度控制精度为±0.10℃,温度均匀性为±0.20℃。通过在系统中连续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3 h,对比标准37℃恒温培养箱始终状态下细菌菌群平均面积增长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证明了系统性能满足实验所需,同时,对比在标准培养箱下同步进行的间断细菌培养对照组细菌生长状态,证明了生长环境温度的改变对细菌活性有负面影响,原位培养系统能够提高实验效率和实验结果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6.
sigB基因编码的S igm a factor B(σB)蛋白是一个普遍性的可通过与RNA聚合酶结合来调控多种基因表达的因子.为了验证表皮葡萄球菌sigB基因的调控作用,构建了含四环素抗性基因的打靶载体并采用双交换同源重组的方法对表皮葡萄球菌RP62A(ATCC35984)中sigB基因进行敲除.sigB基因敲除后的菌株,与出发菌株相比生物膜形成能力急剧下降,而在sigB基因座的回补菌株中,生物膜形成能力又恢复到接近出发菌株的水平.RT-PCR分析生物膜相关基因sarA(Staphylococcus Accessory Regu lator),icaA(icaADBC操纵子中的第一个基因)发现,sigB基因从转录水平上对二者进行正调控.lacZ报告系统的体外实验揭示了SigB可以通过作用于sarA的启动子区域正调控sarA表达.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分析某院近九年内收治的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4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SSSS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九年期间共收治35名SSSS患儿,男14例,女21例,年龄22 d~14岁之间,0~6岁22例(62.8%),其中,新生儿1例(2.8%);1岁以内婴儿3例(8.6%);1~3岁幼儿8例(22.8%);3~6岁学龄前儿童10例(28.6%).而6~14岁儿童13例(37.2%).结论:SSSS的早期诊断,及时、足量、敏感、联合的抗生素治疗是本病的最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8.
葡萄球菌是引起医院内感染和植入医疗器械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这些感染的发生与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密切相关。本文详述了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过程以及相关的分子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09.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皮葡萄球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是痤疮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该实验从面部痤疮中分离出表皮葡萄球菌,观察绿茶汁对其是否具有抑制作用。抑菌圈实验比较绿茶汁对面部痤疮细菌(FA)、大肠杆菌、枯草杆菌以及金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实验结果显示,绿茶汁对FA和金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抑菌圈最清楚。菌种鉴定结果,FA的主要菌为金色葡萄球菌。通过将不同浓度的绿茶汁与FA混合培养24 h,做平板计数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绿茶汁对FA的抑制效果随着绿茶汁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实验创新思路来源于生活,实验结果运用于生活,为广大因面部痤疮而烦恼的人们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0.
由于国际式摔跤特殊的技术要求及训练特点,青少年运动员训练后疖、痈病时有发生,因此,有必要对国际摔跤运动员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发现,非摔跤专业组运动员测出5份金葡菌DNA阳性(8.33%).摔跤专业组运动员检出41份为金葡菌DNA阳性(68.33%);即感染情况相当严重.采用紫外线射消毒组运动员检出7份为金葡菌DNA阳性(11.67%)感染明显下降;提示紫外线照射消毒法方便有效,消毒效果明显高于来苏儿溶液消毒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