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8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探讨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5M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清中(1-3)-β-D-葡聚糖的含量,从而统计出待检标本深部真菌感染的阳性率。结果60例可疑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经传统培养方法诊断28例阳性,32例阴性,阳性率为46.7%;经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33例阳性,12例为可疑感染,阳性率为55.0%,20例健康对照组均为阴性。说明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较传统的真菌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简便,快速,阳性率高,可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2.
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对黄瓜幼苗生长及抗性诱导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壳聚糖经α-淀粉酶水解并用乙醇溶液纯化可得到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壳聚糖。用重均分子量为20ku和1ku的壳聚糖处理黄瓜种子和幼苗可以诱导黄瓜植株产生过氧化物酶和β-1,3-葡聚糖酶。壳聚糖的这种诱导效应对剂量和相对分子质量都有依赖,并有一定的滞后期。壳聚糖对黄瓜菌核病的抗病性随喷施次数增加而增加。在对黄瓜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时,重均分子量为20ku的壳聚糖诱导效果更为明显;在对黄瓜叶片喷洒处理时,1ku的壳聚糖的诱导效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3.
通过检测细胞壁随自水解进行而产生的动态变化,确定了自水解的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为5.5。探讨了产肟假丝酵母细胞壁在自水解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以及温度,pH值对细胞壁自水解程度的影响。细胞壁自水解22小时后细胞壁释放的葡聚糖酶趋于饱和。  相似文献   
84.
温度敏感的葡聚糖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对葡聚糖(Dextran 40000)进行化学改性,成功合成了具有反应活 性的葡聚糖衍生物(GMA-Dex),并进一步利用互穿/半互穿(IPN)技术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制备出 了温度敏感的葡聚糖凝胶.利用红外光谱(1R)和核磁共振(1H-NMR)等方法对GMA-Dex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对凝胶的溶胀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NIPA/GMA-Dex半IPN和IPN凝胶均具有对温度敏感的特 性,改变NIPA和GMA-Dex用量对凝胶的溶胀率、退溶胀率和再溶胀率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研究了在pH=4.0的HAc-NaAc缓冲介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溶液中,以Hg2+对催化高碘化钾和碘酸钾氧化对二甲胺基偶氮苯的褪色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测定Hg2+的范围为0-40μg.mL-1,检测限为1.30×10-8g.L-1,采用巯基葡聚糖凝胶(SDG)分离富集,使方法的选择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可用于多种样品中痕量汞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6.
为了研究水苏碱(stachydrine,Sta)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phate sodium,DSS)诱导的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将42只同一批次、体重无明显差异的雄性C5 7BL/6J小鼠随机分为7组,即对照组(control)、...  相似文献   
87.
利用PCR方法从一株短小芽孢杆菌H9克隆了编码葡聚糖内切酶的基因(该序列已经被已收录于GeneBank,登录号为EF620915),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读码框为1980bp,编码659个氨基酸。预测的酶由两个不连续的结构域组成,其一为N-端催化结构域,由糖基水解酶家族9组成,第二个结构域为C-端底物结合结构域,由碳水化合物绑定结构域家族3组成。将基因构建在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0b中得到重组质粒pET20b-EglA,将重组载体转化至大肠菌株BL21(DE3)菌株,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良好的分泌表达, SDS-电泳图谱表明酶的分子大小约为73KD。  相似文献   
88.
微量量热法研究纤维素酶系中内切葡聚糖酶的酶催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绿色木霉产纤维素酶的内切葡聚糖酶进行了分离提纯.利用微量量热仪,研究了酸度,温度及金属离子对酶催化反应的影响,测出内切葡聚糖酶催化反应的热功率-时间曲线,根据曲线上的数据,按照热动力学理论和对比进度法解析出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最大反应速率(Vmax)和米氏常数(Km),从而得到酶解的最佳酸度(pH=5.20),最佳温度(T=322.88 K)及金属离子对酶催化反应的抑制作用或激活作用的Vm-c方程.  相似文献   
89.
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更昔洛韦脂质体,同时对所制脂质体进行了表征和稳定性分析.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平均粒径;用葡聚糖凝胶层析柱分离含药脂质体和游离药物并测定包封率;用离心加速试验及室温冷藏法考察脂质体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得到的更昔洛韦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332.3 nm,多相分散系数为0.143,包封率为43.24%,在考察时间段内,所制脂质体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90.
葡聚糖及明胶对氢氧化铁凝胶矿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聚糖及明胶为有机基质,在常温中性条件下进行模拟铁生物矿化实验.目的是研究明胶及葡聚糖对氢氧化铁凝胶矿化行为的调控作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葡聚糖容易吸附到铁氧化物表面,对晶核有包裹作用,阻碍了晶核的自由扩散和生长,形成纳米级的β-FeOOH和α-Fe2O3.β-FeOOH是Fe(OH)3转化为α-Fe2O3的中间过渡相.在明胶浓度较低的范围内(小于1wt%),明胶浓度增大有利于晶体生长形成α-FeOOH.晶体生长有取向性排列,其表面吸附有明胶分子.明胶和葡聚糖等量混合有机质在矿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葡聚糖,这与葡聚糖的亲水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