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8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油菜素内酯促进滇紫草细胞产生紫草色素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油菜素内酯(BR)对培养的滇紫草细胞产生紫草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滇紫草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中加入最适浓度的BR(10-5μg/mL)可以显著促进紫草色素的形成(增长73.4%),并且在低浓度下BR可以轻微促进细胞生长,但BR并不能代替其它植物生长调节剂,如IAA、NAA和BAP.实验中BR对植物次生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苯丙氨酸裂解酶(PAL)的活性表现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12.
报导1,2,3-三取代贫电子环丙烷衍生物顺-1-甲氧羰基-2-对位取代苯基-6,6-二甲基-5,7-二氧-螺-[2,5]-4,8-辛二酮与苯硫酚的反应.生成产物4 和5,产物4 经IR、MS、元素分析及1H、13 CNMR等确定其结构为β-甲氧羰基-γ-苯硫基-γ-对位取代苯基丁酸苯硫酯;产物5a经IR、MS、元素分析、1 HNMR等确定其结构为α-苯硫羰基-β-甲氧羰基-γ-对甲苯基-γ-丁酸内酯.并讨论了产物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513.
从药茴香(PleurospermumgrialiDiels)全草首次分离得到10个结晶性化合物,经理化和光谱分析鉴定为γ-谷甾醇[Ⅰ]、十六烷酸[Ⅱ]、十八烷酸[Ⅲ]、氧化前胡内酯[Ⅳ]、东莨菪内酯[Ⅴ]、富马酸[Ⅵ]、没食子酸乙酯[Ⅶ]、山奈酚[Ⅷ]、槲皮素[Ⅸ]及蔗糖[Ⅹ].其中化合物Ⅰ和Ⅴ~[Ⅸ]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514.
松辽盆地朝长地区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松辽盆地朝长地区原油的成熟度普遍较低,大多数原油仍保留正烷烃奇偶优势,这主要与半咸水咸水环境中藻类母质生源输入有关。长20井的原油既具有正烷烃奇偶优势,又具有较低甾萜烷异构体比值,属于典型的低熟原油。从长20井低熟原油中检测到了一定量的28,30二降藿烷,这说明源岩形成于极度厌氧的环境。此外,在原油中还发现了藿17(21)烯系列,这进一步揭示了原油的低熟性。其它原油虽具有正构烷烃的奇偶优势,但甾萜烷参数均比较高,可能为低熟油与成熟油的混合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515.
本研究以湘烟5号烤烟品种为材料,探讨了0.004%芸苔素内酯喷施处理4叶1心烟苗,对成苗期烟苗(8叶1心)主要生理生化特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芸苔素内酯能明显加强根系活力、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硝酸还原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烟苗地上及地下部分干物质积累量,促进烟苗生长发育,并以0.004%芸苔素内酯0.25 mg喷施对促进烟苗生长发育的效果最佳,其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总含量及硝酸还原酶(NR)活性分别显著高于对照50.2%、83.9%和130.2%,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49.9%、55.4%、310.0%和80.7%。本研究为芸苔素内酯在烟草壮苗培育上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16.
采用固定床技术,以Al2O3@SO42-/ZrO2-NiO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通过1,4-丁内酯(GBL)和正丁胺(BA)的缩合反应合成N-丁基-2-吡咯烷酮(NBP),考察了固定床工艺参数对NBP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NBP的最佳实验方案为:原料正丁胺与1,4-丁内酯摩尔配比为1.2∶1,反应温度300℃,反应物进料速度为0.5 mL/min,此时NBP的得率可达97.3%。  相似文献   
517.
合成了一种制备过程简单、显示信息方便的有机水凝胶。首先,通过端羟基与异氰酸酯的反应,制备了两端带有碳碳双键的羧基化聚己内酯(PCCL)预聚物;然后,将该预聚物与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混合,通过自由基聚合于乙醇中制备了PCCL基有机凝胶;最后,利用溶剂置换法实现了有机凝胶与有机水凝胶之间的转变,获得了PCCL基有机水凝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以及紫外透过率等测试表征了聚合物和有机水凝胶的组成和结构,探究了有机水凝胶在不同溶剂中的光学性质。结果表明,该有机水凝胶在不同的溶剂中表现出明显的透明度变化,在不良溶剂中发生微相分离,在良溶剂中发生溶胀。PCCL基有机水凝胶的设计策略和溶剂响应性有望用于信息存储与显示平台。  相似文献   
518.
以《标准样品工作导则(3)标准样品 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为依据,研制银杏内酯C的国家标准样品。样品原料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采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技术,结合制备液相精制,纯化和制备了银杏内酯C,并通过紫外、红外、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技术手段进行了结构确认。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建立了液质联用分析技术,进行了均匀性、稳定性和定值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均匀性良好,在0~4 ℃ 储存条件下2年内稳定,定值结果确定其纯度为(99.85±0.06)%。研制的银杏内酯C符合国家标准样品的要求,可用于与银杏内酯C相关产品的含量测定、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的评定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