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综合类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双层药型罩侵彻半无限靶板的数值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双层药型罩参数对其侵彻半无限靶板的影响,使用有限元软件AUTODYN,对双层药型罩的射流形成、延伸和破甲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得出了不同厚度比情况下炸高对侵深和孔径的影响规律.通过分析确定:厚度比为1时铝铜双层罩侵彻性能最好.给出了厚度比为1时多种材料的不同组合对侵深和孔径的影响规律,研究了相同质量条件下不同材料组合对侵深的影响.仿真结果为对进一步研究双层药型罩成型装药战斗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2.
为解决传统高聚物基活性罩聚能装药侵彻深度严重不足这一瓶颈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活性-铜复合罩聚能装药结构,并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活性-铜罩射流成形及侵彻钢靶增强行为.仿真表明,内层铜罩主要形成高速前驱射流首先侵彻钢靶,活性材料外罩大部分形成杵体且可以随进侵孔内部.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单一活性射流相比,活性-铜射流对钢靶造成的侵深更大,且侵彻性能与进入侵孔内的活性材料质量显著受炸高影响.实验与仿真对比表明,活性材料的爆燃反应会导致侵彻过程提前终止,可能的机理是其化学反应在侵孔内会形成超压,造成铜射流严重失稳,致使剩余射流无法再继续侵彻.   相似文献   
33.
尹博 《科技信息》2011,(36):113-113
本文应用LA-SDYNA2D软件,对铜铝复合环锥EFP通过数值模拟,研究环形弹丸的形成和对钢靶侵彻过程中的一些特性。通过与实验结果比较,改进EFP的设计方案,获得更理想的开孔直径和开孔深度,提供好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34.
针对三层串联EFP成型及分离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描述了三层串联EFP成型过程,揭示了三层药型罩材料匹配对串联EFP分离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三层串联EFP成型过程包括冲击、闭合和自由飞行三个阶段.冲击阶段:三层罩主要在轴向发生相互碰撞,实现动能交换,形成速度差,是导致三层串联EFP分离的主要原因;闭合阶段:三层罩逐渐拉伸闭合,并同时在径向和轴向发生碰撞,影响三层罩的成型和分离特性;自由飞行阶段:三层串联EFP形貌和速度趋于稳定,彼此间不再发生碰撞,三层串联EFP之间的距离随时间逐步增大.与此同时,三层药型罩材料匹配显著影响串联EFP分离行为,45#钢罩能够实现与前铜罩的快速分离,同时阻滞后铜罩的有效分离.进一步与脉冲X光实验结果相比,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5.
结合理论与数值模拟,对3种不同形状药型罩活性聚能侵彻体的成型行为开展了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聚能效应下,球缺罩和大锥角圆锥罩形成尾部带有碎片云的类杆状活性聚能侵彻体,而小锥角圆锥罩则形成活性射流.相比于活性射流,类杆状活性聚能侵彻体速度较低,但凝聚性较好.进一步结合活性材料反应动力学方程,对活性聚能侵彻体成型激活反应行为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活性射流激活区位于杵体外壁、射流头部和轴线附近;随炸高增加,激活区内活性材料反应不断加剧,特别是射流头部和轴线附近材料的反应,将导致活性射流膨胀发散,不利于侵彻;而类杆状活性聚能侵彻体激活区域主要集中在尾部碎片区和杆尾中心部位,化学反应对其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36.
应用ANSYS/LS-DYNA的聚能装药侵彻仿真时,药型罩材料模型的选择有多种,对仿真结果之间的差别进行了比较.在炸药、药型罩结构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选择Johnson-Cook与Steinberg两种材料模型,利用ANSYS/LS-DYNA软件对聚能射流侵彻靶板进行仿真.对比仿真结果,得出两种模型都能很好地模拟射流的形成及侵彻过程,且各时刻射流头部最高速度差值很小.  相似文献   
37.
新型环形聚能射流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环形聚能射流稳定性差、速度低等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环形聚能装药结构,基于正交优化方法,采用Autodyn软件对新型环形聚能装药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给出了药型罩壁厚、药型罩曲率半径、聚焦装置锥角、喷孔直径及壳体厚度对射流头部轴向及径向速度的影响,优化出了径向偏转速度低的新型环形聚能射流,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数值模拟及实验结果均表明,文中提出的新型环形聚能装药结构能够形成环形破孔,在钢靶上破孔直径107 mm,深度28 mm.   相似文献   
38.
为了适应现代海战的发展,有效毁伤具有坚固防护结构和抗爆炸冲击能力强的舰艇,必须提高水中兵器战斗部的破坏威力。针对现代舰艇双层壳体和网格式密封舱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复合式水中兵器战斗部的设想,给出了该战斗部的结构及作用原理,该战斗部采用聚能装药和随进战斗部相结合的方式两次作用目标,极大地提高了它的作战效能,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实现该战斗部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39.
为研究药型罩形状参数对EFP速度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口径、高度及质量 均相同的锥角罩和球缺罩两种典型药型罩,利用软件对两种典型药型罩在同样的装药高度下的形成爆 炸成形弹丸的过程进行仿真,仿真计算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吻合。对两模型中的径向及轴向速度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药型罩形状对EFP最终速度影响不大,速度差异主要是药型罩形状 引起的装药利用率不同导致的。  相似文献   
40.
药型罩锥角对聚能杆式侵彻体成型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聚能杆式侵彻体主要用来对付新型防护装甲和混凝土工事、武装直升机和大型水面舰艇等目标。本文就药型罩锥角对聚能杆式侵彻体成型的影响进行研究,根据射流形成理论分析得到了射流微元头尾速度比与药型罩锥角和压垮角之间的关系,并采用观察不同锥角的药型罩结构所形成的侵彻体,在远距离飞行下的断裂情况,来验证射流微元头尾速度比与药型罩锥角和压垮角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射流微元头尾速度比随着压垮角的增大而增大,与理论分析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