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5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260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87篇
教育与普及   26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459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51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77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71.
金属离子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综述了金属离子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研究中常用的紫外-可见光谱法、荧光光谱法以及平衡透析法。根据已发表的研究结果,对某些金属离子与血清白蛋白结合的位点、络合物的空间构型、结合数和稳定常数进行了总结,对金属离子与血清白蛋白之间的强结合位点进行了分类。最后讨论了此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2.
郝义  徐敏  李瑞波 《应用科技》2003,30(3):56-58
建立了动力学荧光法测定对硝基酚的新方法。在盐酸介质中,对硝基酚可以活化钒(V),催化氯酸钾氧化罗丹明6G的反应,使其荧光猝灭。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50μg/L,检测限为2.5μg/L,回收率为96.5%,可直接用于污水中对硝基酚的测定。  相似文献   
73.
在加热和pH=5.50的条件下, 基于十六烷基氯化吡啶能增敏Bi (Ⅲ) 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四溴荧光素产生强烈的荧光信号,据此建立了十六烷基氯化吡啶增敏过氧化氢氧化四溴荧光素荧光增强法测定痕量铋的新方法。ΔIf与CBi (Ⅲ)呈线性关系的范围为8.0 ~ 40.0 pg/L;检出限为1.6 fg/mL;对8.0和40 .0pg/L的Bi (Ⅲ)进行测定,的RSD分别为3.2%和4.8%。本催化反应对Bi (Ⅲ)为一级反应;k = 3.34×10-4/s,E = 3.58 KJ/mol。该方法用于人发样与水样中痕量Bi (Ⅲ)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4.
药物中半胱氨酸的流动注射荧光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近中性介质及聚乙烯醇(PVA)存在下,半胱氨酸能熄灭一个新的荧光试剂5-(4-氯苯基)-8-苯磺酰氨基喹啉(CPBSQ)与Cu(Ⅱ)络合体系的荧光的反应.基于此现象,本文建立了一个测定半胱氨酸的流动注射荧光熄灭方法.结果表明,在λexem=327/368nm处测定,方法的进样频率为64h-1,检测范围为0.05~5.5μg·mL-1,检出下限为0.01μg·mL-1,对4.0μg·mL-1半胱氨酸平行测定11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2%.大量存在的常见金属离子、蛋白质及很多不带巯基的氨基酸不干扰测定.应用此方法测定了某些注射液针剂中半胱氨酸的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5.
文章合成了双核铜(Ⅰ)-膦配合物Cu2(u-Cl)2(PPh3)3,并经过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研究了配合物的固体荧光光谱特征.研究表明,配合物的固体荧光光谱性质主要来源干配体PPh3.  相似文献   
76.
对2,6-双(2-苯并咪唑)吡啶(2)及其衍生物(1)的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并分别研究了它们和不同金属离子间的络合作用,发现衍生物(1)有着对Cu 2+ 离子的特征识别能力.相反,化合物(2)则并不呈现出类似的特征性,而能以不同的络合能力和多种不同金属离子相作用.对上述现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认为这一特征识别能力的出现可能和衍生物(1)在极性溶剂二甲基甲酰胺中能形成环状结构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7.
基于核壳荧光纳米颗粒的一种新型纳米pH传感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进了一种基于新型的荧光染料——二氧化硅的核壳荧光纳米颗粒的纳米pH传感器,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羊抗人免疫球蛋白IgG为核材料,采用实验条件简单的油包水的微乳液方法制备荧光纳米颗粒,该方法有效地防止了荧光染料在二氧化硅壳层中的泄露。这种FITC的核壳荧光纳米颗粒对pH敏感,在pH值5.5—7之间呈线性响应,且能被单个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借此用于单细胞中pH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78.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二甲磺酸阿米三嗪 β 环糊精包合物,使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加以鉴定。证实了二甲磺酸阿米三嗪 β 环糊精包合物的生成,形成包合物后,二甲磺酸阿米三嗪得到了稳定。  相似文献   
79.
钒(V)——荧光镓极谱络合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H6.0的KCl底液中,钒(V)-荧光镓(LMG)配合物产物-灵敏的极谱吸附波,峰电位在-0.86V(vs.SCE),二次导数峰度与钒(V)浓度在3.9×10^-9~3.9×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0×10^-9mol/L,研究了电极反应机理,方法已成功应用于自来水中钒的测定。  相似文献   
80.
以cis-1,2-二氰基乙烯-1,2-二硫醇钠Na2(mnt)和2,2'-联吡啶镉配合物Cd(bpy)Cl2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功能性新型二氰基二硫纶·联吡啶合镉(Ⅱ)配合物Cd(mnt)(bpy)(mnt=1,2-dicyano-ethylenedithiolate,bpy=2,2'-bipyridine)。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热谱、电子吸收光谱表征,其结构为四配位的电中性配合物。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