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6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159篇
丛书文集   267篇
教育与普及   1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468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69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讨论了以水作溶剂时合成N-2,4-二硝基苯基硫代苯并噻唑的工艺参数的优化,给出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2.
聚丙烯酸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表面有其特殊性质:水滴在其表面上形成的接触角基本上与其组成无关,而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无规共聚物的表面接触角却与其组成有密切关系;接枝共聚物在DMF溶液中,其粘度表现出有趣的现象,说明了接枝共聚物在溶液中有微区现象和聚电解质性质  相似文献   
43.
44.
通过2-羟基-1-萘醛和氨基乙酸形成的Schiff碱与二价铜了合成新的配合物,并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和红外光谱与电子光谱研究面是表征。其Cu原子形成四配位配合物,分子内中心原子分别形成亚胺的N→Cu,羟基的O-Cu,酚氧原子的O-Cu以及水的配位O→Cu。  相似文献   
45.
以三聚氯氰(TCT)为中间桥梁,将聚六亚甲基双胍(PHMB)接枝到N-(2-羟丙基-3-甲基氯化铵)壳聚糖(HTCC)上,制备胍基壳聚糖季铵盐(HCP).研究制备HCP的最佳反应条件,采用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其抗菌性能.得到HCP的最佳反应条件为HTCC和TCT的摩尔比1.0∶2.5,HTCC和PHMB的质量比1.0∶1.2,缚酸剂为三乙胺,TCT一取代的反应时间8 h,二取代的反应时间14 h,反应温度40℃.结果表明:制得的HCP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0.020,0.005 mg·mL-1;质量浓度为1.0 mg·mL-1的HCP对E.coli和S.aureus的抑菌率分别为89.8%和100.0%,高于相同质量浓度下HTCC对E.coli和S.aureus的抑菌率18.2%和18.7%.  相似文献   
46.
本研究以突变体肌红蛋白(myoglobin,Mb)F43H/H64A Mb为骨架,通过原卟啉锌(zinc-protoporphyrin,ZnPP)、原卟啉钴(cobalt-protoporphyrin,CoPP)替代蛋白天然辅基血红素(heme)的方式制备了两个新的重组肌红蛋白(reconstituted myoglobin,rMb),命名为ZnPP-F43H/H64A Mb和CoPP-F43H/H64AMb,并对其光稳定性和光催化降解染料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ZnPP-F43H/H64A Mb具备更好的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能力,ZnPP-F43H/H64A具有光不稳性。  相似文献   
47.
本文合成了苯甲酰三氟丙酮(L)和三苯基氧膦(TPPO)、联吡啶(Bipy)、邻菲罗啉(phen)、四甲基氢化铵(NMe4OH)与稀土Y、La、Eu、Tb离子的混合型配合物。测定配合物的H1NMR谱及质谱,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8.
利用吸收光谱法和直流极谱法研究了Cu~(2+)的还原状态、抗坏态、抗坏血酸浓度及溶解氧对Cu~(2+)与三磺基四苯基卟啉配位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Cu~(2+)与三磺基四苯(?)基四苯基卟啉配位反应的可能机制为抗坏血酸首先将高价铜还原为亚铜,亚铜离子与配位剂生成对氧成对氧敏感的不稳定中间体Cu~(Ⅰ)——三磺基四:苯基卟啉配合物,立即又被溶解氧氧化为Cu(Ⅱ)——Ⅱ)——三磺基四苯基卟啉配合物。  相似文献   
49.
合成了八种不对称二烷基亚砜和两种对二烷基亚砜。研究了它们对Au(Ⅲ),Pd(Ⅱ)Pt(Ⅳ)的萃取性能,并与两种对称二烷基亚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50.
取代四苯基卟啉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二甲苯作溶剂,氯乙酸作催化剂,合成了5,10,15,20-四(3-甲氧基-4-乙酰氧基苯基)卟啉,产率达25.7%,讨论了反应时间对合成的影响。同时,对该卟啉及其锌,钴配合物初步进行了电子光谱,红外光谱等性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