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0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3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53篇
教育与普及   10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269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研究了在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存在下,以邻菲啉为活化剂,铁催化抗坏血酸还原对羟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氯苯的褪色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探讨了反应机理,建立了高选择性测定痕量铁的新方法.本法检出限为95×10-11g/ml.线性范围为0-10μg/25ml.用于发样、食品样中痕量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2.
研究了HPMBP与N503的氯仿溶液从硝酸介质中协萃钯(Ⅱ)的性能.用斜率法和等摩尔系列法确定萃合物组成为(CH3CONHR2)Pd(PMBP)3;求得该协萃反应的平衡常数及协萃配合物的生成常数分别为:lgk12=1.54,lgβ12=2.39.考察了温度对协萃平衡的影响,测定了协萃反应的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33.
讨论了以水作溶剂时合成N-2,4-二硝基苯基硫代苯并噻唑的工艺参数的优化,给出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4.
35.
以键合有β-环糊精的硅胶为手性固定相,对2-(9-蒽基)-2-羟基乙酸及其3种衍生物2-(9-蒽基)-2-甲氧基乙酸、2-(9-蒽基)-2-羟基乙酸乙酯和2-(9-蒽基)-2-甲氧基乙酸乙酯的外消旋体进行薄层色谱分离.结果表明,当以环己烷/丙酮/甲醇(V:V=3:2:1)为展开剂时,两种酸的相对比移值分别为8.47和12.57;以甲苯/氯仿/丙酮(V:V=5:2:1)溶剂系统作为展开剂时,两种酯的相对比移值分别为9.25和20.81.  相似文献   
36.
同时检测生物体内二氧化硫衍生物(HSO3-/SO32-)和过氧亚硝酸根(ONOO-)对深入研究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合成了一种双响应比率荧光探针(NI),用于HSO3-/SO32-和ONOO-的双重检测。在该探针中,半花菁被选为荧光发色团,碳碳双键被作为识别单元。NI发射的近红外荧光(746 nm)可分别切换至绿光(582 nm)和蓝光(406 nm),以分别响应HSO3-/SO32-和ONOO-。研究结果表明,该探针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和较高的灵敏度,可以用于肝癌细胞HepG2中HSO3-/SO32-和ONOO-的双重检测。  相似文献   
37.
在不同的溶剂体系中合成并分离出标题化合物Ⅰ,C6H5Mn(Ⅲ)TPP.L,L=呋喃Fu,Ⅰa;吡啶Py,Ⅰb;咪唑Im,Ⅰc;四氢呋喃THF,Ⅰd.进行了元素分析和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研究,循环伏安法测定了氧化还原电位.化合物都能催化氧化环己烯  相似文献   
38.
虎杖中游离蒽醌衍生物的提取及利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研究植物虎杖中游离蒽醌衍生物的提取及其作为酸碱指示剂、医药中间体、食用色素等的用途。  相似文献   
39.
利用吸收光谱法和直流极谱法研究了Cu~(2+)的还原状态、抗坏态、抗坏血酸浓度及溶解氧对Cu~(2+)与三磺基四苯基卟啉配位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Cu~(2+)与三磺基四苯(?)基四苯基卟啉配位反应的可能机制为抗坏血酸首先将高价铜还原为亚铜,亚铜离子与配位剂生成对氧成对氧敏感的不稳定中间体Cu~(Ⅰ)——三磺基四:苯基卟啉配合物,立即又被溶解氧氧化为Cu(Ⅱ)——Ⅱ)——三磺基四苯基卟啉配合物。  相似文献   
40.
取代四苯基卟啉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二甲苯作溶剂,氯乙酸作催化剂,合成了5,10,15,20-四(3-甲氧基-4-乙酰氧基苯基)卟啉,产率达25.7%,讨论了反应时间对合成的影响。同时,对该卟啉及其锌,钴配合物初步进行了电子光谱,红外光谱等性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