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4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9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32篇
教育与普及   81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46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邻二氮杂苯-水复合物氢键结构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直接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对邻二氮杂苯-水复合物基态的氢键结构与相互作用能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复合物之间存在较强的氢键N…H—O相互作用,在复合物中,水的H—O对称伸缩振动频率明显红移,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2.
以姜酮为前体得到的烯醇硅醚,在三氯化铋的催化下,与芳香醛发生Mukaiyama aldol缩合,脱去苄基得到3种新颖的具有β-羟基酮结构的姜醇类似物.控制缩合反应的温度,还得到一种苯并环庚酮和一种苯并环戊烷.这些化合物及其中间产物的结构均用1HNMR,IR, MS及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3.
--这不是一般的亡羊补牢,因为我们遭遇了一条特殊的"狼".我们与羊逐渐麻痹中毒后,都将厄运难逃.  相似文献   
84.
以L-乳酸乙酯为原料,经酰化、缩合反应合成了2-(4-羟基苯氧基)丙酸乙酯.实验主要考察了催化剂、反应温度与时间、原料配比、溶剂用量、碱用量等因素的影响,荻得了优化的反应条件,收率达90%以上.经红外光谱、质谱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袁征。  相似文献   
85.
研究了DB18-C-6 与KBPh4的反应,得到了配合物[K(DB18-C-6)(CH3COCH3)][BPh4].通过熔点、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单晶X-射线衍射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配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体学数据a=2.175 6 (17) nm,b=1.999 6(16) nm,c=2.056 8(15) nm,β=110.019(13)°,V=8.407(11)nm3,Z=8,Dcalcd=1.227g/cm3,F(000)=3 296,R1=0.050 4,Wr2=0.110 4.配合物由一个[K(DB18-C-6)(CH3COCH3)]+配阳离子和一个[BPh4]-配阴离子组成. 在配阳离子[K(DB18-C-6)(CH3COCH3)]+中,K除与DB18-C-6的6个O原子成键外还与一个CH3COCH3分子中的O原子成键.配阳离子{[Na3(15-C-5)]3(SCN)}2+与配阴离子[BPh4]-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中性配合物.  相似文献   
86.
在水热反应条件下,合成了一个新的镉配合物Cd(BIDPT)2(NO3)2·(H2O)2(BIDPT =4,4′-二(1-咪唑基)苯硫醚),经元素分析、红外、热重、单晶衍射表征了化合物.配合物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分子量Mr=909.24,a=0.816 4(9) nm,b=1.156 8(1) nm,c=1.179 3(1) nm,α=112.737(1)°,β=107.481(1)°,γ=92.233(2)°,V=0.964 4(2) nm3,Z=1,Dc=1.559 g/cm3,F(000) =458,S =1.074,R1=0.059 8,ωR2=0.191 2.配合物中镉离子通过4,4′-二(1-咪唑基)苯硫醚配体桥联成8字型一维链结构.对配合物的热稳定性以及荧光进行了测试,硝基苯化合物对配合物的荧光性质有不同程度的淬灭作用.镉配合物对2,4,6-三硝基苯酚的检测具有很好的灵敏性.  相似文献   
87.
报道了一种基于苯并噻二唑衍生物的荧光传感器用于检测金属铜离子和氟离子。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此传感器检测离子的能力。研究表明,在所测试的阴离子中,只有氟离子可以引起此荧光探针的吸收峰蓝移(从390 nm到383 nm),并伴随着一定强度的减弱。同样氟离子可以引起此荧光探针的荧光强度降低并且蓝移(从496 nm到488 nm)。在所测试的阳离子中,铜离子可引起荧光探针的吸收峰红移,荧光强度淬灭90%。此外,当加入铜离子和氟离子的先后顺序不同时,引起的荧光光谱变化也不同。  相似文献   
88.
苯丙烷途径在陆生植物木质素和黄酮类等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中至关重要,其中一步必需的反应为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将底物苯丙氨酸脱氨催化为下游产物。最新研究发现了能够同时催化苯丙氨酸和酪氨酸脱氨的双功能酶—苯丙氨酸/酪氨酸解氨酶(PTAL),但是对诸多问题,例如怎样精准鉴定PAL和PTAL、植物PAL演化为PTAL其氨基酸序列发生了什么变异、哪些植物类群包含PTAL等,仍属未知。为了探索PAL基因家族在陆生植物中的演化及关键变异,本研究利用PAL氨基酸全长序列构建了陆生植物不同类群系统发育树,比较和分析了PAL和PTAL氨基酸序列并模拟了其蛋白质三维构象。结果表明,以PAL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能够反映已知陆生植物的系统关系,PAL和PTAL的氨基酸序列中存在着8个差异位点,其中121和123这两个关键位点非常稳定,可以联合用于准确鉴定包含PAL和PTAL的植物,并且I121L和F123H的关键变异,导致只能与苯丙氨酸结合的PAL演化为也能同时结合酪氨酸的PTAL。  相似文献   
89.
以乙酰丙酸乙酯和取代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过Knoevevagel缩合和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未见文献报道的含硫、氮的八元杂环化合物(Ⅱa~f).通过1HNMR,13C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了Ⅱa~f的结构.抑菌活性测试结果显示,氟原子取代的Ⅱb对新生隐球菌具有轻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0.
以安全低毒、价格便宜的离子液体三乙醇胺乙酸盐作催化剂,在离子液体用量10 mol%、反应温度80℃条件下,芳香醛、丙二腈和α-萘酚(或β-萘酚)三组分水相"一锅法"反应,以86%~97%的产率合成了一系列2-氨基-4H-苯并色烯衍生物。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后处理方便,催化剂易回收使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