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13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通过调研页岩油CO2压吞提高采收率机理,结合SD1井地质背景和室内岩心CO2吞吐实验,利用数模分析确定CO2压吞最佳参数组合,最终成功进行万吨级CO2压吞矿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SD1井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压裂后形成的密集缝网体系有利于进行大规模CO2压吞试验,数模结果的注CO2最小混相压力为45.14 MPa;随着驱替吞吐次数增加,页岩油动用程度逐渐增大,但增幅逐渐放缓;应选择的最优压吞参数组合为自喷后期的注入时机,1.7×104 t的注入量,550~600 t/d的注气速度,50 d的焖井时间或实际井口单日压降小于0.1 MPa时开井放喷;注入CO2推进方向基本不发生变化,近似向四周均匀推进,覆盖范围大,有利于提高动用程度;停注后3 d,平面波及面积为81 671.04 m2,较停注时增加8.82%,波及体积为4 316 273.73 m3,较停注时仅增加0.1%。矿...  相似文献   
142.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先导孔地热测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先导孔的地温测量结果表明,深钻靶区地温梯度介于19-26℃/km,较大陆地区平均值(25-30℃/km)偏低,与德国大陆超深钻(21-28℃/km)相近.42块钻孔岩芯热导率测试显示,曾经深俯冲的超高压变质岩石具有异常高的热导率,平均(3.94± 1.26) W/mK,高于上地壳平均热导率值50%以上.实测热流值为 76-80 mw/m2,高于全球大陆地区平均热流值(65 ±1.6) mW/m2和中国大陆地区平均热流值((61±15.5)mW/m2)及相邻苏北盆地地表热流平均值(68mW/m2),但略低于德国大陆超深钻在 1000 m以下的热流值(85mW/m2).研究区较高的热流值系地壳上部热导率的横向不均一所致,即热流由较低热导率的周边地区向较高热导率的超高压变质体汇聚的结果.较低的地温梯度决定了深钻靶区较低的深部温度,苏鲁地区从地热角度看也是合适的大陆深钻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