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4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本文研究了几种酸或碱在薄层溶液中产生的花斑图案现象。这是一类既简单又有趣的耗散结构体系,可作为产生自组织现象的有效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272.
运用毒理学实验方法,研究双酚A(BPA)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对发头裸腹溞的急性致毒效应.结果显示:双酚A对发头裸腹溞24、48、72、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14.129、11.094、9.116、6.815 mg/L;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对发头裸腹溞24、48、72、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63.460、15.065、4.272、0.865 mg/L.BPA和DMP对发头裸腹溞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682 mg/L和0.087 mg/L,其死亡率和上述两种雌激素质量浓度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且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半数致死浓度逐渐降低,发头裸腹溞对DMP的敏感性高于BPA.根据化学物质对溞类的毒性评价标准,双酚A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分别为中毒和高毒物质.  相似文献   
273.
温度对蒙古裸腹溞耗氧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氧电极法测定了不同体长的蒙古探腹在20℃,25℃,30℃和33℃海水中的耗氧率,试验结果显示:蒙古棵腹的耗氧率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加,各温度下的耗氧率与体长均显著相关,回归方程形式为R=aL其中a在20-33℃下为5,42-8,88,b为2,33-2,87,这表明升温对蒙古棵腹的代谢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该耗氧率与体长间的关系同鱼类等其它水生动物类似.  相似文献   
274.
青海湖及其相邻水系特有裸鲤属鱼类的分子系统发育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来自青海湖、黄河和柴达木水系特有的青海湖裸鲤、花斑裸鲤和斜口裸鲤149个个体的Cyt b基因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一致的系统进化树显示, 以上3个物种并未形成3个独立的单系群; 而是分为3个谱系: 谱系A包括青海湖裸鲤、斜口裸鲤和黄河花斑裸鲤的一部分; 谱系B由黄河花斑裸鲤的另一部分组成; 谱系C则由来自柴达木盆地格尔木河的花斑裸鲤形成单系群. AMOVA分析显示, 大部分的遗传变异来自于谱系间(93.12%), 提出该地区裸鲤属鱼类存在3个多样化谱系. 青海湖裸鲤与其甘子河亚种在Cyt b水平没有形成分化, 不支持青海湖裸鲤为多型种, 也不支持斜口裸鲤作为独立的种或作为花斑裸鲤的一个亚种. 黄河花斑裸鲤有2个谱系来源, 群体内的遗传分化表明, 黄河上游峡谷对裸鲤的基因交流有一定的限制. 黄河花斑裸鲤的另一谱系(谱系B)很可能是黄河在最近一次溯源过程中, 融合了当地的土著裂腹鱼类而在遗传上留下了族源印迹. 柴达木盆地花斑裸鲤形成单系群(谱系C), 与黄河花斑裸鲤间高于0.98的Fst值表明基因交流在它们之间长期被阻断, 暗示生态隔离可能已经使柴达木裸鲤独立进化成相当于不同的种. 形态分类的鳃耙数与群体遗传变异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普遍较低(π = 0.00096~0.00485), 柴达木裸鲤很可能在历史上遭受过严重的“瓶颈效应”, 提议当前应对柴达木的裸鲤给予优先保护.  相似文献   
275.
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蛇尾共附生微生物资源,本研究对隐板裸刺蛇尾(Gymnolophus obscura)可培养共附生真菌及其代谢产物抑菌活性进行研究。实验采用3种培养基分离隐板裸刺蛇尾共附生真菌,通过Blast分析ITS rDNA基因序列鉴定真菌,并运用96孔板法评估真菌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实验结果发现,从隐板裸刺蛇尾分离的共附生真菌有格孢腔菌目(Pleosporales)真菌7株和肉座菌目(Hypocreales)真菌4株。两株真菌(GXIMD02021和GXIMD02022)与已报道菌株的ITS rDNA序列相似度小于97%,是潜在新菌种,占已鉴定菌株数量的18.2%。所有共附生真菌代谢产物对至少一种指示菌有抑制活性。除GXIMD02019、GXIMD02020、GXIMD02022和GXIMD02023外,其他菌株代谢产物均抑制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4株菌株(GXIMD02018、GXIMD02020、GXIMD02021和GXIMD02022)代谢产物抑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  相似文献   
276.
模型预测控制设计参数选择显著影响被控系统性能,目前基于专家经验的主流参数整定方法会出现控制器鲁棒性差、计算成本高等缺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极限学习机-裸骨粒子群(Fuzzy C-means-Extreme Learning Machine-Bare Bones Particle Swarm, FCM-ELM-BBPS)的参数整定算法.通过模糊C均值算法(Fuzzy C-means, FCM)聚类进行数据预处理,将被控系统复杂数据根据自身特征进行聚类,以降低神经网络的训练误差,提高预测精度;针对每一类特征数据,利用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ELM)建立预测控制参数与性能指标的映射关系模型,并进一步获得参数整定规则;采用裸骨粒子群(Bare Bones Particle Swarm, BBPS)优化算法进行预测控制参数整定,通过采用高斯分布来更新粒子位置,加快目标函数的收敛速度,从而有效地减少参数寻优时间;分别进行仿真和水箱系统实验验证,证明了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与现有方法相比,更具有优越性,其中整定时间减少了34.84%,同时在调整时间等时域性能指标上提升了43.98%.  相似文献   
277.
目的 通过选取不同年龄段的裸鼹鼠,比较肝组织在衰老进程中的变化。方法 选取幼年裸鼹鼠(2年龄)、中年裸鼹鼠(10年龄)、老年裸鼹鼠(20年龄),采集血液,分离血清,检测肝功能4项。采集肝,测定肝指数。制作石蜡切片,经HE染色和Masson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结构。采用动物组织生化检测试剂盒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水平。结果 与幼年组裸鼹鼠比较,中年组和老年组裸鼹鼠肝指数、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和白蛋白(ALB)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HE染色及Masson染色结果均显示各组裸鼹鼠肝组织结构完整,无病理变化。中年组裸鼹鼠肝组织中的MDA、T-AOC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老年组裸鼹鼠肝组织中的MDA、T-AO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两组裸鼹鼠肝组织GSSG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裸鼹鼠肝组织在衰老进程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抗衰老能力,具体抗衰老机制有待深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78.
为考察不同饥饿时间对鲤(Cyprinuscarpio )幼鱼体型特征的影响,将大小相当的 50 尾体质量为( 21.50±0.41 ) g 、体长为(9.42±0.08 ) cm 实验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4 个饥饿组,分别饥饿处理 0 , 7 , 14 , 28 , 56d ;随后测量并计算各组实验鱼的形态特征参数。结果显示:7d 饥饿组的所有体型参数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 14d 饥饿组的体高、体高/体长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 ),头高/体高、尾柄下部长/体长、臀鳍面积/鱼体侧面积、尾柄侧面积/鱼体侧面积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5 ); 28d 饥饿组的体高和体高/体长显著小于对照组( p <0.05 ),头长/体长、臀鳍面积/鱼体侧面、尾柄侧面积/鱼体侧面积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5 ); 56d 饥饿组的体高、鱼体侧面积、体高/体长显著小于对照组( p <0.05 ),头长、头长/体长、头高/体高、臀鳍面积/鱼体侧面积、尾柄侧面积/鱼体侧面积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5 )。研究结果提示饥饿胁迫对鲤幼鱼体型特征产生了显著性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与饥饿程度相关;饥饿使鲤幼鱼体型变得更加“细长”,相对臀鳍和尾柄面积增大,这可能有利于减少游泳运动过程中能量的消耗。
  相似文献   
279.
【目的】考察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var. specularis ‘Songpu’)生长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03%和0.06%的酵母培养物(YC0.03和YC0.06),并以不添加酵母培养物(YC0)为对照,配制成3组实验饲料,用以饲喂池塘网箱中初始体质量为345 g的松浦镜鲤,持续42 d。【结果】1) 与YC0组相比,YC0.06组的体质量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更高,肝体比和饵料系数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YC0.03和YC0.06组肌肉中蛋白质和脂肪质量分数均比YC0组的这两项指标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与YC0组相比,YC0.03组血清的总抗氧化能力更高,谷丙转氨酶活性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 YC0.06组肝组织过氧化氢酶活性与YC0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升高(p<0.05)。5) YC0.03组和YC0.06组较YC0组而言,肝细胞排列更加规则、细胞界限更清晰。【结论】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能提高松浦镜鲤的生长性能、改善肌肉品质、提高肝组织抗氧化能力并维持肝组织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