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4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72.
73.
74.
商颂 《科技信息》2003,(3M):28-30
艺术论中谈到的“再现”,并非指对自然事物的复制,它的制约特征大致有三点,即客观性、准确性、艺术性。  相似文献   
75.
《科技信息》2003,(3M):17-17
水彩画是一个极富魅力的画种我谜醉于它水色交融的美感和变化奠测的表现力,如舍此便丧失了它作为独立画种的存在价值.但著只求水色效果.囿于轻描淡写的樊篱.也无异于水彩画的自残.水彩则永远只能甘于画坛末流的地位;因此,我一直在试图突破一般水彩画的创作模式,致力创作出既有鲜明的水彩特色.又有丰富的绘画表现力.还具有较琛的思想内涵和意境的水彩画。  相似文献   
76.
德国著名学者赖欣马巴哈(HansReichenbach)曾经说过 ,反对科学哲学的可能原因之一 ,是认为科学哲学家不了解人生的感情方面 ,逻辑分析剥夺了哲学的感情要素。其实 ,“科学哲学家并不想缩小感情的价值……他的生活可能像任何文学家一样地富于热情和感动 ,但他拒绝把感情和认识混淆起来 ,而喜欢呼吸逻辑的领悟和深思的纯洁空气。”赖欣巴哈的观点是不无道理的。我们拟从感情中的科学美感层面出发 ,结合若干科学史实 ,对此略作分析。一、科学思维并不排斥科学美感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美籍印度天体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S.Ch…  相似文献   
77.
正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教学大纲兼收计算机技术和新媒体的精华,注重‘大美术’的根本理念,让学生在坚实的基础上走得更快、更远。扎根新媒体的美学十四年前,那时的互联网在中国刚刚露出成长的萌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互联网还只是个高端而遥远的概念。很多高校虽然已经建立了计算机专业,但是大多数学生和老师并没有真正预见到互联网的前景,仅仅把网络当成交流的新途径。正值这个探索时期,  相似文献   
78.
赵某天 《世界博览》2014,(19):72-75
塔科夫斯基曾将导演的艺术创作比喻为“雕刻时光”,而本文谈及的理查德·林克莱特、罗伯特·弗拉哈迪、弗朗索瓦·特吕弗与蔡明亮,可以说都是雕刻时光的“好工匠”。专注与执着是他们的风格标记,与演员之间长久而亲密的合作关系,也形成了银幕上一处亮眼的景观。有的导演与演员成为银幕内外的一体两面,甚至干脆打破银幕与现实的界限。他们在银幕前后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也成为了民族影像志的“少年时代”。  相似文献   
79.
余常鸿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5):I0011-I0012
余常鸿,1969年生,江西都昌人,擅长粉彩、新彩、青花人物及花鸟,用笔细致,画风灵巧、生动,图案设计大方,赋有创意。  相似文献   
80.
赵权 《科技信息》2012,(2):197-197
禅宗发展于初唐,是佛教的一种形态。追朔其真正的始祖则更早,其源于六世纪从南印度到中国来的菩提达摩。在八世纪间分为南北两宗,北宗主"渐修",初时盛极一时,不久便衰竭。南宗主"顿悟",从唐至宋,禅师辈出,流传广泛。禅宗主张"悟",对人生进行深邃洞察、反省,在对自然的思索中寻求心灵的安顿,静静的闲居,且和所有的环境同化。而一切艺术都可以说是从对人生的意义中体发出来的或者说人生的奥秘深深地根植于一切艺术构成之中。艺术家用生命去体验生活,又将这种对生活的体验通过绘画工具表现成艺术作品。这二者的心理思维方式比较相像,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