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5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45篇
教育与普及   5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469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针对西部地区侏罗系砂岩成岩年代新、胶结程度较差,以及煤矿高强度开采的特点,开展恒定围压下三轴压缩实验,不同速率卸围压,以及单块多级加载实验,研究围压路径变化效应对钙泥质胶结砂岩强度和变形特征的影响.实验表明:西部中粒砂岩峰值强度、残余强度、峰值应变、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力学参数均对围压依赖性较强,且由于其钙泥质胶结的细观特性使其黏聚力、内摩擦角相比其他地区、其他年代的砂岩较低.随着围压的增大,试件由简单平整破裂面向复杂非平整多破裂面破裂模式转化.变围压加载过程中,围压的变化对砂岩的承载能力和变性特征影响显著,围压主要通过束缚试件横向变形和裂纹扩展,以及增大内部摩擦的方式影响岩体的力学特征,围压卸载和加载对岩体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可为采场推进速度优化和围岩支护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2.
唐海  刘超 《科技资讯》2014,(28):54-54
该文就对五里湾油田的潜在储层伤害因素及其主要伤害类型进行简要分析,并分析生产开发过程中的措施及工艺过程对储层可能造成的伤害因素和程度,确定相应的储层保护配套技术和工艺程序。  相似文献   
73.
为了解页岩储层充填天然裂缝开启前、后的渗透率特征,利用四川盆地充填裂缝的不同页岩,结合裂缝面形貌测试,实验对比分析了天然裂缝原位闭合、剪切错位及酸处理后的渗透率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充填裂缝矿物颗粒大,硬度高,渗透率应力敏感程度低于方解石充填裂缝。当剪切裂缝错位位移大于0.15mm时,渗透率大小主要受控于裂缝断面整体粗糙度。当错位位移小于0.15 mm时,充填矿物颗粒类型、大小控制的小尺度形貌更起决定作用。酸液溶蚀胶结物形成不整合面,大幅度提高裂缝导流能力,但也需要考虑酸液弱化页岩强度以及颗粒运移而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4.
针对疏松砂岩气藏生产动态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不明确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多重因素影响下S气田双层疏松砂岩气藏的生产动态特征,探讨了各因素的影响规律及给生产动态分析带来的问题。模拟表明:多层合采气井表现出层间自动转换接替的动态特征,早期由高渗层主导产气,晚期由低渗层主导产气。研究区内,当低-高渗层厚度比、井底压力或气井配产越大时,气井稳产期越短,低渗层主导产气越早,且主导性越强;压裂能弱化渗透率级差的影响,提高早期采气速度,适合S气田的增产改造;层间初始压差加剧高、低渗层早期的产量差异,有"倒灌"发生。层间非均质性是S气田开发的主要矛盾,需要权衡具体开发井的主控因素进行生产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75.
致密油气藏压裂对压裂液的需求从常规的交联冻胶向低黏液体和滑溜水压裂液体系转变。从分子设计入手,合成了新型耐盐减阻剂,研发了用于致密油气储层压裂改造的新型耐盐低伤害滑溜水压裂液体系。根据标准SY/T 5107-2005对该体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较好的耐盐、耐温、耐剪切性能,良好的黏弹性,持续的减阻稳定性,可回收再配液。油田现场试验表明,新型压裂液体系能够适应在线连续混配,施工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彬长地区烃源岩、储层特征、生储盖组合以及运移动力等综合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总结延长组长7致密油油藏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彬长地区延长组长7烃源岩以优质张家滩油页岩为主,有利储集体主要为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砂岩,储层物性差,孔隙度平均为8.8%,渗透率平均为0.22×10-3μm2,属于致密砂岩储层。半深湖—深湖沉积环境导致长7储层横向连通性较差,纵向泥岩夹层多,石油在过剩压力作用下以垂向或侧向短距离运移为主,当封盖能力足够时,便在物性较好的致密储层中成藏。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自生自储式油藏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烃源岩、储层和盖层三大因素控制,烃源岩的发育控制油藏展布,储层物性及砂体展布和源储接触关系控制着油藏分布层位,而封盖能力对长7致密油藏的分布规模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77.
阿尔及利亚G合同区三叠系储层是区内一套主要油气勘探层系。本文通过岩心分析资料,对区内三叠系储层各单元进行了岩石学、储层物性、储层微观结构等储层特征研究。综合评价研究表明,三叠系储层中的T1单元在全区分布,主要为低孔-特低渗储层,为油气勘探的最有利储层;SI单元在区内各井中发育,以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为主,为较有利储层;T2单元储层仅局部地区发育,主要低孔-特低渗储层,为最差储层。  相似文献   
78.
埕岛东部斜坡带油藏以自生自储的岩性油藏为主,主要分布于超覆带及坡折带。下第三系储层纵、横向变化快,在重点分析古地貌特征与储层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采用有效的储层描述方法,划分有利储集相带,精细描述储层,寻找油气富集区带。  相似文献   
79.
运用核磁共振技术从微观角度系统分析了水基压裂液对储层的不同伤害机理。结合常规流动实验,提出了一套评价压裂液对储层伤害的综合性实验方法,建立了每种伤害机理与伤害程度间的对应关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压裂液渗入岩心后均会不同程度地造成岩心内束缚水增加、可动水滞留以及固相大分子物质的吸附,从而引起储层渗透率降低,并且对于不同渗透性岩心其伤害规律大不相同,较低渗透率岩心的伤害率比较高渗透率岩心的伤害率普遍要大。  相似文献   
80.
通过分析盆5、滴西14等多个气藏的储层物性、岩性、敏感性等储层资料,开展了水锁伤害和结垢堵塞伤害评价研究。发现新疆气田气藏敏感性强,气藏粘土膨胀伤害、水锁伤害和结垢堵塞伤害较为严重。针对储层伤害的特点,本文研制了粘土防膨剂、共聚物防垢剂、咪唑啉类缓蚀剂,优选了高效防水锁剂和无固相加重剂等,开发了满足新疆气藏气井射孔作业储层保护需要的防水锁防粘土膨胀射孔液,同时根据不同气田射孔作业的需要,确定了射孔液的配方调整方法。结果显示,现场应用效果良好,测试表皮系数比邻井降低了20%~50%,有效解决了射孔作业储层污染的问题。该射孔液具有防水锁伤害、防粘土膨胀伤害的功能,同时具有密度可调、性能稳定等特点,对气藏储层伤害小,在新疆气田致密气藏、水敏气藏的气井射孔作业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