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8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25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85篇
教育与普及   309篇
理论与方法论   43篇
现状及发展   31篇
综合类   708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323篇
  2011年   399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377篇
  2008年   377篇
  2007年   398篇
  2006年   320篇
  2005年   305篇
  2004年   302篇
  2003年   340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340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244篇
  1998年   212篇
  1997年   209篇
  1996年   183篇
  1995年   187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用浸渍法将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成功地载于多孔陶瓷载体上.用XRD分析了催化剂的晶相组成,对负载型和非负载纯钙钛矿相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La0.8Sr0.2MnO3+x复合氧化物负载于多孔陶瓷上,其活性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62.
论述了氧化还在滴定过程中滴定百分数ψ与氧化剂(或还原剂)浓度之间的关系。导出了滴定过程,体系电位E值变化与ψ之间的新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163.
用酶的电化学固定化方法制备辣根过氧化物酶/聚邻苯二胺膜(HRP/PPD)电极-以对苯二酚和邻苯二胺在该酶电极上的氧化为模型体系,讨论了有机物生物催化氧化的一般动力学模式以及影响酶电极检测的因素,邻苯二胺可在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存在下发生聚合,因而它在HRP/PPD电极上的氧化过程比对苯二酚的复杂,测定了不同电位对苯二酚在HRP/PPD电极上的反应动力学参数,并根据实验结果确定该有机物检测的合适工作电位  相似文献   
164.
介绍了液相催化氧化脱硫催化剂的选择原则,测定了氨水液相催化氧化脱硫的电极电位,提出了氨水液相催化氧化脱硫生产中的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5.
以旋转线扫伏安和旋转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甲醇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中电极旋转速度的影响.电极旋转增加了CO在电极表面上的吸附量,增大其毒化作用,较大程度地减小氧化和还原电流.转速的影响随电位区域不同而不同,在较低电位下(<0.65 V),氧化过程为电化学动力学控制,旋转的影响较大;电位较正时(>0.65 V),氧化过程为扩散控制,旋转的影响较小.CO在电极表面上的吸附量的相对增加,使CO脱附引起的氧化电流也相对增加.  相似文献   
166.
利用金刚石膜电极电化学氧化技术可以消除环境污染,该技术可以有效地处理含苯酚、氯酚或其他含酚的化合物以及羧基酸,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这些有机物可以被完全矿化.由此表明,电化学氧化技术处理污水中含有苯环的有机物是很有前景的,但相关报道很少.含硝基的有机化合物是工业和农  相似文献   
167.
石墨基PbO2阳极的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热分解和电沉积法制备了C/PbO2、C/SnO2 SbOx/PbO2和C/SnO2 SbOx M nO2/PbO2电极.EDS测定了电极的表层成分,考察了该类电极在硫酸溶液中的使用寿命,测定了其极化曲线和动力学参数,并求出其分形维数.同时测定了阳极生成臭氧的浓度.结果表明C/SnO2 SbOx M nO2/PbO2电极在4A.cm-2的高电流密度下寿命可达20 h,其a值相对较小,io较大,分形维数Df=1.804 8.  相似文献   
168.
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是动物体内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的第一个酶,克隆水稻害虫褐飞虱的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基因,及研究其在褐飞虱与水稻互作中的表达变化,将为科学防治褐飞虱提供新的线索。利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克隆了褐飞虱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51kDa亚基基因的cDNA片段,并进行了序列测定;使用NoRhem杂交技术检测了该基因对两种不同抗性水稻的分子反应。分子杂交结果表明,在取食抗性水稻品种B5后,褐飞虱的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51kDa亚基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取食感虫水稻TN1后,该基因的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9.
硝酸的分子结构特征,决定了硝酸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所以硝酸具有强酸性,根据硝酸的标准电极电势,师生可推断出硝酸又具有氧化性。  相似文献   
170.
报道了生成meso-四苯基卟啉时,用二乙酸碘苯作为氧化剂,将卟啉原氧化,目标化合物收率为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