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3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33篇
教育与普及   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96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高可靠性与高能量密度的动力推进电源是空间与海洋探索载体的核心关键部件。该文针对高温热管耦合动态热电转换装置开展了高温钠热管集成热声发电机运行特性的试验研究,实现了热电能量的传递与转换,掌握了高温热管与热声发电机耦合启动的关键技术,在稳态运行工况下获得了不同输入功率的热管-热声发电机系统耦合运行特性。随着输入功率的提升,热声发电机的输出电参数变大,热电转化效率从16.60%提升至19.00%。在长期运行测试中,在输入功率为1 900 W条件下,输出功率约360 W,热电转换效率约19.00%,热管与热声发电机耦合系统性能稳定。在极限运行测试中,输入功率为2 300 W时,输出功率为463 W,热电转换效率为20.13%。该研究验证了热管反应堆与热声发电机耦合集成能量转换原理的可行性,可为后续开展基于热管堆的空间和海洋载体核动力原型设计提供试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2.
管道及其支架和与之相连接的各种设备或装置构成一个复杂的机械系统,该系统产生的振动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其中最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气流脉动引起,气流脉动激发管路作机械振动。  相似文献   
83.
针对油气储运中稠油输送的热输效应问题,讨论了热管输油的最佳方法及其选择,指出了热管输油最佳方法应该具备的两个"最低"条件,分析了输油站与加热站的温压、平衡及费用变化方程,提出了热管输油的最佳算法,总结了热管输油的最佳工况,讨论了热管输油的经济效益,对稠油的开采与传送及油气经济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4.
高掺铒光纤激光器输出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掺铒光纤激光器的输出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中观察到随泵浦能量增加,激光器由连续运转变为脉动输出(微秒量级),继续增加泵浦能量,在展开的脉冲包络中观察到了纳秒调制信号,其密度小于2ns,用离子对交叉驰豫模型及光 的非线性效应-受激布里渊散射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85.
就碳钢-水热管空气预热器在4T工业锅炉中的应用、热力计算、结构设计、工作特点及应用效果进行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86.
为提高磁粉离合器的滑差功率容量和使用寿命,提出了采用热管技术对离合器进行散热的新方式。在介绍两种热管散热型磁粉离合器新结构,分析热管工作液循环及散热方式、特点的基础上,做了相应的样机测试分析和对比,验证了该类散热方式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7.
本文总结了应用分离式热管元件的实践,指出了这种换热元件的特点,文中给出了分离式热管元件解决一般换热与特殊换热问题中的作用,并与其他种换热元件进行了对比,本文首先指出了分离式热管元件内部极限的性质,并在理论上予以论述,实践上加以证实,开辟了研究分离式热管的途径。  相似文献   
88.
针对往复压缩机管路大气流脉动问题,基于一维非定常流动理论,对单直管管系、容积腔管系和异径管管系在大脉动工况下的管路气流脉动进行了模拟研究。考虑到阀腔容积及排气阀通道对气流脉动的影响,采用两步法和特征线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建数学模型进行了求解。为了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搭建了压缩机大气流脉动测量实验台,对几种管路系统在不同转速和位置下的动态压力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大脉动工况下,采用一维非定常方法模拟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吻合程度较好,而平面波动理论计算结果的幅值、相位与测量结果均相差较大;相较于不考虑阀腔影响时的计算结果,考虑阀腔影响后得到的波形图与实测波形图的吻合程度更好;在不同转速、不同管系条件下,所建模型可准确模拟管路的大气流脉动,模拟和实测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89.
为了研究格构式塔架顺风向脉动风荷载的空间相关性,选取2段典型的格构式塔架节段模型,采用2个高频测力天平同步测力风洞试验技术,得到了不同水平距离和竖向距离情况下的模型基底剪力和弯矩的风荷载时程.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得到了各工况下塔架的顺风向风荷载相干函数.试验结果显示:格构式塔架顺风向风荷载相干函数与频率,水平距离和竖向距离等参数有关;结构顺风向风荷载相干函数与顺风向风速以及高层建筑等结构的风荷载相干函数存在一定差别.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格构式塔架顺风向风荷载相干函数经验公式,试验结果与经验公式吻合较好,可为格构式塔架风荷载及风致响应计算提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90.
当环路热管所承受的瞬时热负载过大或蒸发器局部过热时,会出现失效现象。为使失效后的环路热管快速恢复正常工作状态,通过实验研究了两种环路热管失效后再启动方法的可行性以及影响环路热管再启动速度的因素。实验发现,在环路热管失效后的恢复过程中选择适当时机加热蒸发器,可使环路热管重新启动并缩短恢复时间;重力与加热功率是影响再启动速度的关键因素。加热功率较小时,重力辅助下的环路热管再启动速度明显快于逆重力状态下的环路热管;随着加热功率的提升,重力因素对环路热管再启动速度的影响逐渐减弱。环路热管失效后不切断热负载,通过抬高冷凝器的方式也可使环路热管停止失效,但此方法会导致环路热管出现逆流现象,因此不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